第12章 讣告惊破燕地秋,潜龙暗布入京谋
关灯
小
中
大
和尚。
现代灵魂告诉他,朱标死后,朱元璋悲痛欲绝,次年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可现在,朱标刚死,朱元璋还在龙椅上坐着,这位多疑的老皇帝,会允许手握兵权的藩王们齐聚南京吗? “父王若召,不去便是抗旨。
”朱棣指尖摩挲着案角的镇纸,那是块和田暖玉,此刻却冰得像块寒铁,“去了……南京城里,怕不是哭灵的孝服,是等着捆我的枷锁。
” 姚广孝抚掌轻笑,声音压得更低:“殿下既知是枷锁,何必亲自去戴?”他凑近一步,枯瘦的手指在案上画了个圈,“世子高炽,年已十七,仁厚孝谨,素得东宫赏识。
何不令世子代父奔丧?一来,显燕王府恭顺,世子入京,是人质亦是盾牌;二来,殿下留镇北平,手握边军,进可援、退可守,南京纵有异动,鞭长莫及。
” 朱棣眼底骤然亮起。
对啊,朱高炽!历史上这位胖胖的世子,此刻正是最好的“挡箭牌”。
让他去南京,既能向朱元璋表忠心——“儿臣镇守边疆,不敢擅离职守,特遣世子代行孝礼”,又能把儿子放在眼皮子底下(朱元璋的眼皮子),让老皇帝暂时放下戒心。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能留在北平,掌控军队,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好一个‘代父奔丧’!”朱棣猛地一拍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几滴,“道衍,你这秃驴,果然是我的张良!” 姚广孝合十行礼,脸上却没什么笑意:“殿下过誉。
只是世子入京,需得仔细叮嘱。
南京城里,东宫旧部、锦衣卫、甚至诸王眼线,都盯着燕王府呢。
让世子只带百名护卫,行装从简,一路只谈‘哀恸’,莫论‘朝政’,更不可与其他藩王世子私下往来——尤其是周、齐、湘三王的人,碰都别碰。
” “我省得。
”朱棣点头,目光转向张玉,“张玉,你即刻去传世子,让他来书房见我。
另外,告诉朱能,调宣府、大宁的旧部将领,以‘秋防演练’为名,月底前秘密来北平述职——就说本王要亲自考较边军战力。
” 张玉心头一凛。
宣府、大宁的将领,多是朱棣当年随徐达北征时带出来的旧部,是他最铁杆的军事班底。
此刻调他们来北平
现代灵魂告诉他,朱标死后,朱元璋悲痛欲绝,次年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可现在,朱标刚死,朱元璋还在龙椅上坐着,这位多疑的老皇帝,会允许手握兵权的藩王们齐聚南京吗? “父王若召,不去便是抗旨。
”朱棣指尖摩挲着案角的镇纸,那是块和田暖玉,此刻却冰得像块寒铁,“去了……南京城里,怕不是哭灵的孝服,是等着捆我的枷锁。
” 姚广孝抚掌轻笑,声音压得更低:“殿下既知是枷锁,何必亲自去戴?”他凑近一步,枯瘦的手指在案上画了个圈,“世子高炽,年已十七,仁厚孝谨,素得东宫赏识。
何不令世子代父奔丧?一来,显燕王府恭顺,世子入京,是人质亦是盾牌;二来,殿下留镇北平,手握边军,进可援、退可守,南京纵有异动,鞭长莫及。
” 朱棣眼底骤然亮起。
对啊,朱高炽!历史上这位胖胖的世子,此刻正是最好的“挡箭牌”。
让他去南京,既能向朱元璋表忠心——“儿臣镇守边疆,不敢擅离职守,特遣世子代行孝礼”,又能把儿子放在眼皮子底下(朱元璋的眼皮子),让老皇帝暂时放下戒心。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能留在北平,掌控军队,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好一个‘代父奔丧’!”朱棣猛地一拍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几滴,“道衍,你这秃驴,果然是我的张良!” 姚广孝合十行礼,脸上却没什么笑意:“殿下过誉。
只是世子入京,需得仔细叮嘱。
南京城里,东宫旧部、锦衣卫、甚至诸王眼线,都盯着燕王府呢。
让世子只带百名护卫,行装从简,一路只谈‘哀恸’,莫论‘朝政’,更不可与其他藩王世子私下往来——尤其是周、齐、湘三王的人,碰都别碰。
” “我省得。
”朱棣点头,目光转向张玉,“张玉,你即刻去传世子,让他来书房见我。
另外,告诉朱能,调宣府、大宁的旧部将领,以‘秋防演练’为名,月底前秘密来北平述职——就说本王要亲自考较边军战力。
” 张玉心头一凛。
宣府、大宁的将领,多是朱棣当年随徐达北征时带出来的旧部,是他最铁杆的军事班底。
此刻调他们来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