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正式开课
关灯
小
中
大
九月的天空依稀晴朗,阳光下的许多故事缓缓酝酿!
按照每天课程表,白天三个课程,每个课程两节连上;晚上是两节自习课。
开学第一课即将开始…… 同学们危襟正坐,崭新的课本整齐地摆在课桌右上角,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清香和淡淡的粉笔灰味道。
詹晓阳轻轻摩挲着语文课本的封面——那熟悉的深绿色纹理,右下角印着中等专业学校教材的字样。
前世这本书被他翻得卷了边,现在却崭新得让人不忍下笔。
听说语文老师很严,同桌林浩杰小声说,他侧过身子,胖王楷说他的课不能开小差。
詹晓阳点头。
他当然记得董老师,那个让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先生。
上课铃骤然响起,清脆的电铃声在走廊回荡。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董玉明老师站在讲台前,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
他确实如传说中那般:五十岁模样,身材不高偏胖,梳着整齐的大背头,头发乌黑得不像这个年纪。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犀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
起立!游金彦作为班长率先喊出口令。
桌椅碰撞声中,全体学生齐刷刷站立。
董老师微微颔首:同学们好。
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回应。
他没有立即让学生坐下,而是继续审视着每个人。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
詹晓阳感到那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探究的意味。
请坐。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洪亮有力,我是董玉明,未来一年负责你们的语文教学。
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名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三个字写得遒劲有力,完全不像胖乎乎的手能写出来的。
语文,他放下粉笔,目光再次扫过全场,不是认字课,不是背书课。
是教你们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做人。
开场白简洁有力,不少同学悄悄挺直了腰板。
詹晓阳注意到董老师的衬衫袖口磨得有些发白,但干净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打开课本第一课,《荀子》选读。
董老师拿起课本,却不翻开,有谁读过《荀子》? 教室里一片寂静。
詹晓阳犹豫了一下,缓缓举手。
董老师示意。
读过《劝学篇》,詹晓阳起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董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坐下。
能背几句不错,但知道为什么开篇学《荀子》吗? 这次没人回答。
詹晓阳心里知道答案——荀子重礼法,符合医学伦理教育,但他选择沉默。
因为医者先要明理。
董老师自问自答,理不明,何以明医理?
开学第一课即将开始…… 同学们危襟正坐,崭新的课本整齐地摆在课桌右上角,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清香和淡淡的粉笔灰味道。
詹晓阳轻轻摩挲着语文课本的封面——那熟悉的深绿色纹理,右下角印着中等专业学校教材的字样。
前世这本书被他翻得卷了边,现在却崭新得让人不忍下笔。
听说语文老师很严,同桌林浩杰小声说,他侧过身子,胖王楷说他的课不能开小差。
詹晓阳点头。
他当然记得董老师,那个让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先生。
上课铃骤然响起,清脆的电铃声在走廊回荡。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董玉明老师站在讲台前,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
他确实如传说中那般:五十岁模样,身材不高偏胖,梳着整齐的大背头,头发乌黑得不像这个年纪。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犀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
起立!游金彦作为班长率先喊出口令。
桌椅碰撞声中,全体学生齐刷刷站立。
董老师微微颔首:同学们好。
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回应。
他没有立即让学生坐下,而是继续审视着每个人。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
詹晓阳感到那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探究的意味。
请坐。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洪亮有力,我是董玉明,未来一年负责你们的语文教学。
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名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三个字写得遒劲有力,完全不像胖乎乎的手能写出来的。
语文,他放下粉笔,目光再次扫过全场,不是认字课,不是背书课。
是教你们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做人。
开场白简洁有力,不少同学悄悄挺直了腰板。
詹晓阳注意到董老师的衬衫袖口磨得有些发白,但干净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打开课本第一课,《荀子》选读。
董老师拿起课本,却不翻开,有谁读过《荀子》? 教室里一片寂静。
詹晓阳犹豫了一下,缓缓举手。
董老师示意。
读过《劝学篇》,詹晓阳起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董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坐下。
能背几句不错,但知道为什么开篇学《荀子》吗? 这次没人回答。
詹晓阳心里知道答案——荀子重礼法,符合医学伦理教育,但他选择沉默。
因为医者先要明理。
董老师自问自答,理不明,何以明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