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解剖实验课

关灯
已经摆好了几个托盘,覆盖着湿润的蓝布。

    助理老师——一个扎马尾的年轻女性,正戴着橡胶手套整理物品。

     今天我们认识骨与肌肉,谢老师推了推眼镜,先看骨骼标本。

     助理老师揭开第一个托盘上的蓝布。

    十几块形状各异的骨头整齐排列,每块都贴着标签。

    詹晓阳伸长脖子,看见最前面那块扁平骨上写着肩胛骨。

     肩胛骨,位于胸廓后方,谢老师用探针轻点骨面,这个凹陷叫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肩关节。

     探针移动时,詹晓阳注意到骨面上细密的纹路,像干涸河床的裂痕。

    他突然想起老家后山那些风化的岩石,原来人体内部也藏着如此相似的地貌。

     这是股骨,谢老师拿起一根长骨,人体最长的骨头。

    近端有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

     骨头的乳白色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是被打磨过的象牙。

    詹晓阳鬼使神差地想起小时候玩过的羊拐骨,那时他怎会想到有一天要学习这些骨骼的专业名称? 颅骨部分,助理老师捧出一个完整的头骨,由23块骨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块—— 蝶骨,谢老师接过话头,手指抚过头骨底部那片蝴蝶形状的骨头,像不像停驻在颅腔里的生命之蝶? 这个诗意的比喻让詹晓阳眼前一亮。

    他在笔记本上匆匆画下一只蝴蝶,翅膀延展成骨头的形状。

    谢老师的声音继续传来:蝶骨中央的凹陷叫垂体窝,容纳着掌控我们内分泌系统的脑垂体。

     詹晓阳的笔尖顿住了。

    这块小小的骨头里,竟然藏着如此重要的结构?他忍不住凑近了些,想看清那个神秘的凹陷。

     现在传递观察,谢老师说,注意轻拿轻放,这些都是珍贵的教学标本。

     托盘开始在学生间传递。

    当颅骨传到詹晓阳手中时,他惊讶于它的轻盈——这个曾经容纳思想的容器,现在不过几百克的重量。

    指腹触到眼眶边缘时,一阵凉意顺着指尖窜上脊背,但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匆忙传给别人,而是多看了几眼蝶骨的构造。

     接下来是肌肉标本。

    谢老师的话让教室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助理老师揭开第二个托盘,一块暗红色的肌肉组织暴露在空气中。

    詹晓阳闻到一股更加浓重的防腐剂气味,前排几个女生已经捂住了口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肱二头肌,谢老师用镊子轻轻拨开肌束,注意观察肌腱的走向,近端有长头和短头两个起点...... 肌肉的纹理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像极了老家晒制的牛肉干,只是更加紧密。

    詹晓阳强迫自己盯着看,却发现视线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