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黄河排练

关灯
周三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在黑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下课铃响起,大部份同学们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离开教室——今天下午,将进行合唱比赛的第一次排练。

    詹晓阳也留在教室,他是鼓手,自然要参加排练。

     大家稍微收拾一下课桌,班长游金彦站在讲台上指挥,把椅子搬到四周,中间留出空间排练。

     詹晓阳帮着挪动桌椅,心中涌起一阵熟悉的激动。

    前世他们班演唱的也是《黄河大合唱》,那雄浑的旋律至今还在他记忆中回荡。

     教室门被推开,蔡老师领着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走进来。

    同学们,这位是韩师的声乐老师薛老师,特地来指导我们排练。

     薛老师微笑着向大家点头。

    她穿着一件淡紫色的衬衫,头发挽成一个优雅的发髻,眼神温和而敏锐。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排练《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很有力量的歌曲。

     我们先来分声部。

    请大家依次唱两句句啊~~,我来听听大家的音色。

     同学们紧张又兴奋地排起队。

    黄朝彬第一个唱,声音有些发抖;刘小惠唱得清脆悦耳;黄曼沉稳的中音让薛老师多看了一眼…… 薛老师点点头,现在分一下声部:第一排女生唱高声部,第二排女生中声部,男生低声部。

    她特意指了几个音准好的同学:你们几个负责主旋律。

     分完声部,薛老师开始讲解歌曲背景:《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要唱出这种气势,但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她从手袋里拿出一盘磁带放入录音机,让同学们熟悉曲调。

    雄浑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所有人都被这音乐的力量震撼了。

     现在我们分段练习。

    薛老师说着,开始指导每个声部。

    高声部要注意这里的气息支撑...中声部这里是和声部分...男声部要沉下去,像黄河水一样厚重。

     詹晓阳没有站在队伍中,却仔细听着指导。

    前世他排练总是摸鱼,毕竟他不过是打酱油的,这次却格外认真。

    他发现当真正理解歌曲内涵时,打起鼓来的感觉完全不同。

     练习进行得并不顺利。

    高声部总是跑调,中声部找不到和声感觉,男声部声音太小。

    薛老师却不急不躁,耐心地一遍遍纠正。

     想象你们站在黄河岸边,她启发大家,感受那种磅礴的气势。

    唱歌不只是发声,更是情感的抒发。

     蔡老师在一旁帮着打拍子,不时鼓励大家:很好!这次好多了! 练习一会,薛老师让大家休息片刻。

    同学们三三两两讨论着,互相纠正音准。

    詹晓阳注意到刘小惠在轻声练习,神情专注。

     “你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