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非常震撼的电教课

关灯
外。

     四孔定位,谢老师继续道,注意钻头与颅骨的角度。

     钻头换成了线锯,在相邻骨孔间穿行。

    当锯条开始切割时,詹晓阳突然想起凤凰山的木匠锯木板,但眼前这个里包裹的是人类最精密的器官。

    线锯来回运动的声响像某种诡异的催眠曲,他发现自己竟能通过声音判断锯到哪一层——外层骨板的沉闷,板障层的松散,内层骨板的脆响。

     现在取下骨瓣。

     骨瓣被小心掀起时,詹晓阳胃部一阵绞痛。

    他从未如此直观地看到人类头骨的内部构造——那些在解剖图谱上只是线条的血管沟和脑回压迹,此刻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带着生命的质感。

    硬脑膜暴露出来,像层半透明的灰蓝色薄膜,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注意硬脑膜剪开方式。

    谢老师提醒。

     剪刀尖轻轻挑起硬脑膜的瞬间,詹晓阳突然意识到自己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的显微镜头下,脑组织如活物般微微搏动,沟回间有细小的血管跳动。

    这个画面比任何血腥场景都更具冲击力——那团粉灰色的物质,承载着一个人的全部记忆、情感和人格。

     现在进行肿瘤切除...... 当手术器械探入脑组织时,詹晓阳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低头,把脸埋进手掌,喉咙里泛起酸苦。

    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干呕声,连游班长都发出了不适的轻哼。

    只有谢老师的声音依然平稳,精确描述着每一个操作步骤。

     脑组织没有痛觉神经,谢老师的话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但每一步操作都关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这句话像盆冷水浇醒了詹晓阳。

    他抬起头,强迫自己重新看向屏幕。

    此时手术已进入关键阶段,显微镜下,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界限逐渐清晰。

    主刀医生的手法精准如绣花,每一次分离都恰到好处,既彻底切除病变,又最大限度保护功能区。

     看这里,谢老师突然提高声音,注意保护中央前回,这是运动中枢...... 詹晓阳的眼神突然明亮起来。

    恐惧渐渐被好奇取代,他开始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为什么切口要呈冠状,为什么骨瓣要那样翻转,为什么硬脑膜要如此剪开。

    医学不再是书本上的平面知识,而是立体的、有温度的生命艺术。

     当手术进入缝合阶段,电教室的气氛明显松弛下来。

     最后提醒,影片结束前,谢老师关上投影,这例患者术后存活十二年,无神经功能缺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