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医院里的相逢

关灯
铁血红蛋白症。

    ” “马上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搶救!” 陈蕴脱下手套,又把婴儿的衣服全部脱掉,用新襁褓包好就疾步往新生儿科走。

     孩子奶奶邊哭邊追着陈蕴跑,孩子妈妈也在护士搀扶下往新生儿科走。

     重症监护室的门关上,里边正在进行刻不容缓的搶救。

     走廊上,林慈英忍着驚骇继續询问家属:“孩子爸爸真在化肥廠上班?” “是,工作好些年了。

    ”孩子妈妈回。

     “今天早上从你们去新生儿科接孩子开始,详细讲给我听听,到底是怎么会沾上化肥颗粒的!” 孩子妈妈因为伤口疼一直有些迷迷糊糊地睡着,孩子是奶奶和爸爸接回的病房。

     孩子奶奶仔细回忆,生怕说漏了什么耽搁孙子抢救,連孩子爸穿什么衣服都说得清清楚楚。

     也正是如此,林慈英还真从中找到了问题关键。

     孩子爸爸穿着廠子制服就来送饭,去接孩子时他抱着孩子襁褓,回来时孩子是由奶奶抱着。

     回到病房后孩子奶奶担心孙子着凉,还往襁褓里塞了个热水袋。

     “孩子他爸衣服的化肥颗粒肯定全蹭到孩子襁褓里了,再被热水这么一烫,自然会引发高温。

    ” 推测出前因后果之后,林慈英心底更加震驚。

     她是因为知道了结果才能倒着推测出原因,可陈蕴只是凭借婴儿脚底板颜色竟然就看出了症结。

     不敢想象要是陈蕴没有如此丰富的经验,一旦灼烧加深的话会产生什么样后果。

     这场抢救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监护室的门刷一声拉开。

     已经赶到医院的孩子爸哆嗦着嘴唇迎上陈蕴:“大夫……孩子,孩子情况怎么样?” 陈蕴的表情很严肃:“多亏抢救及时,灼伤没有往大腿蔓延,但是皮肤吸收了多少毒素还未知。

    ” “什么意思!” “要等检测结果出来我们才能知道血氨浓度情况,之后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现在暂时看不出来。

    ” 孩子妈泪流满面,身体晃悠了几下,堪堪才站住。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你现在要赶快想想你们车间是不是发生过泄露事件,孩子会遇到这种情况,廠里的其他人呢?”陈蕴又严肃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孩子爸爸猛然惊醒,身体颤抖得更加厉害。

     厂子昨天确实发生了泄露,厂里通知打扫干净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

     “孩子在监护室里你可以放心,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回厂里通知厂长进行处理,免得出现大面积中毒事件。

    ” “好,我这去。

    ” 他的孩子已经遭了罪,不能再让其他工友或者孩子遇到相同的麻烦。

     孩子爸爸周正华急忙撒腿就跑。

     “孩子不会有生命危险,你们也先回去休息吧!” 陈蕴先把最严重的情况跟家长讲明,看孩子妈妈自责伤心得厉害,又安抚:“孩子运气好,在医院就发现了问题,能完全康复的几率很大,你现在能做的是保重身体,等孩子出院还需要妈妈照顾!” “谢谢医生,谢谢……谢谢!” 孩子妈妈泪流满面地連声道谢。

     她们此刻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陈蕴和几个医生护士。

     作为孩子母亲她一直没发现问题,倒是护士心细立刻上报情况,也多亏新生儿科主任经验丰富立刻判断出孩子是中毒,哪一步错过孩子的命都保不住。

     等孩子母亲和奶奶離开,陈蕴立即将此事上报给医院行政。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需进行病史询问,以确保患者跟化肥厂没有关联才可排除化肥颗粒中毒的情况。

     殊不知多亏陈蕴这一举动,让所有接診大夫挽救了多少生命。

     孩子爸爸周正华回到厂里一说情况,厂子立刻用广播通知全厂职工。

     很快得知有十几人因孩子身体不舒服或者自己不适去了医院。

     而听到通知后又有十几个正在做饭的女职工发现了手部发红发紫的情况。

     由于是低温灼烧,她们又在蜂窝煤炉前而没有任何感觉,要是厂子里不提醒没人会注意。

     正值中午接診大夫下班前,医院广播里通知各科派出两名医生赶到急诊参与救治。

     万幸化肥厂通知得及时,上千名职工中只有三十多人出现中毒迹象。

     陈蕴参与进十六岁以下儿童的中毒救治,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是新生儿科乃至儿科的治疗主导者。

     这一忙就是大半个月,通过救治群体中毒事件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或是重伤情况。

     新生儿科与儿科共同救治的九个儿童都陆陆续续顺利出院。

     之后医院还派出队伍协助化肥厂对工厂车间进行了有害物质的彻底处理。

     反倒是新生儿科监护室的小家伙还没有办法完全脱氧,病情是所有中毒患者中最严重的。

     “医生,健康今天情况怎么样?” 大名还没有,健康的父母先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只求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大。

     “明天先上无创呼吸机,过两天你可以进去看看孩子。

    ”陈蕴笑着回道。

     化肥厂承诺孩子的治疗费全出,科里用上了最先进的进口恒温箱,好在机器一上情况就得到明显改善。

     “那就好……那就好。

    ” 陈蕴很忙,回答完健康妈妈的问题后就带着两个实习医生去了儿科门诊。

     不用坐诊妇产科,陈蕴每周还是有两天需要去儿科坐诊。

     陈蕴前脚刚走,后脚产房里的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