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年的抛竿影响与旧时光
关灯
小
中
大
小学报名的红印章还印在报名单上,夏末的阳光就把家属院的空地晒得发烫。
我抱着新竹竿蹲在老槐树下,手指摸着绕线器上的红棉线——昨天在河沟钓鱼,三次抛竿都没扔到草洞,线要么缠在气门芯导环上,要么飘到岸边的泥里,莉莉站在旁边笑我“像扔”,可我心里却发紧:前世三十岁时,我就是因为抛竿不准,总错过河中心的鱼窝,直到钓友老周教我“小臂带劲、手腕轻抖”,才慢慢学会,现在六岁半,总得早点练会。
“又琢磨你的竿子呢?”父亲扛着锄头从菜地回来,裤脚沾着泥,看见我盯着竹竿发呆,放下锄头蹲下来,“抛竿不是用蛮劲,你力气小,得找巧劲。
”他接过竹竿,双手握住握柄处的塑料带,手臂贴着身体,轻轻往后一拉,再往前一送,手腕微微一抖——绕线器上的通线带着七星漂飞出去,落在空地中间的搪瓷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看见没?别用胳膊甩,用小臂带,手腕最后抖一下,就像扔小石子。
” 我赶紧接过竹竿,学着父亲的样子握竿——塑料带磨着掌心,竹竿比想象中沉。
第一次往后拉时,力气没控制好,竿梢的鸡毛杆差点扫到槐树叶子;往前送时,手腕没跟上,线只飞出一尺远,七星漂挂在草叶上。
“别急,慢慢来。
”父亲蹲在旁边,用手指比着我的小臂,“你看,小臂往回收,像拉弓,然后顺着劲儿送出去,手腕别僵。
” 我想起前世老周说的“抛竿要‘顺’,别‘硬’”,试着放松手腕,再往后拉——这次没碰着树叶,可往前送时,绕线器上的线突然缠了圈,七星漂卡在导环之间。
我急得伸手扯,手指被棉线勒出道红印,父亲赶紧过来帮我解线:“线要先理顺,绕线器别转太快,抛之前把漂往竿梢方向挪挪,不然容易缠。
” 解完线,我坐在树荫下揉了揉发酸的小臂,风里飘来母亲熬玉米粥的香味。
前世我第一次练抛竿,是在三十岁的永定河岸边,那时用的是碳素竿,比这竹鱼竿轻,却总抛不准,老周笑着说“你这是小时候没练过,根基差”,现在想想,要是小时候就练会,哪用等那么久?我站起来
我抱着新竹竿蹲在老槐树下,手指摸着绕线器上的红棉线——昨天在河沟钓鱼,三次抛竿都没扔到草洞,线要么缠在气门芯导环上,要么飘到岸边的泥里,莉莉站在旁边笑我“像扔”,可我心里却发紧:前世三十岁时,我就是因为抛竿不准,总错过河中心的鱼窝,直到钓友老周教我“小臂带劲、手腕轻抖”,才慢慢学会,现在六岁半,总得早点练会。
“又琢磨你的竿子呢?”父亲扛着锄头从菜地回来,裤脚沾着泥,看见我盯着竹竿发呆,放下锄头蹲下来,“抛竿不是用蛮劲,你力气小,得找巧劲。
”他接过竹竿,双手握住握柄处的塑料带,手臂贴着身体,轻轻往后一拉,再往前一送,手腕微微一抖——绕线器上的通线带着七星漂飞出去,落在空地中间的搪瓷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看见没?别用胳膊甩,用小臂带,手腕最后抖一下,就像扔小石子。
” 我赶紧接过竹竿,学着父亲的样子握竿——塑料带磨着掌心,竹竿比想象中沉。
第一次往后拉时,力气没控制好,竿梢的鸡毛杆差点扫到槐树叶子;往前送时,手腕没跟上,线只飞出一尺远,七星漂挂在草叶上。
“别急,慢慢来。
”父亲蹲在旁边,用手指比着我的小臂,“你看,小臂往回收,像拉弓,然后顺着劲儿送出去,手腕别僵。
” 我想起前世老周说的“抛竿要‘顺’,别‘硬’”,试着放松手腕,再往后拉——这次没碰着树叶,可往前送时,绕线器上的线突然缠了圈,七星漂卡在导环之间。
我急得伸手扯,手指被棉线勒出道红印,父亲赶紧过来帮我解线:“线要先理顺,绕线器别转太快,抛之前把漂往竿梢方向挪挪,不然容易缠。
” 解完线,我坐在树荫下揉了揉发酸的小臂,风里飘来母亲熬玉米粥的香味。
前世我第一次练抛竿,是在三十岁的永定河岸边,那时用的是碳素竿,比这竹鱼竿轻,却总抛不准,老周笑着说“你这是小时候没练过,根基差”,现在想想,要是小时候就练会,哪用等那么久?我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