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年的初春与尼龙线梦
关灯
小
中
大
1986年的初春,是随着红星机床厂子弟小学操场上的冰棱一起化开的。
陈遇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手里的铅笔在算术本上沙沙作响,窗外屋檐滴下的水珠有节奏地敲打着水泥地,像在为他写字伴奏。
黑板上的日历翻到了二月最后一天,老师用红粉笔圈出的“开学摸底考”几个字格外醒目。
“陈遇,这道题你会吗?”同桌王小胖用胳膊肘轻轻碰他,手指着本子上那道“25+38”的算术题。
陈遇点点头,接过王小胖的铅笔,在草稿纸上写下竖式:“你看,个位5加8等于13,写3进1;十位2加3再加进的1等于6,所以是63。
”王小胖瞪圆了眼睛,恍然大悟地拍了下脑袋:“原来要进位!我老是忘了加那个1!” 下课铃响时,陈遇收拾好书包,特意把铅笔盒里的橡皮摆正——那是父亲用工厂废料削的,形状不太规整,却擦得干净。
前世他总羡慕同学买的香橡皮,现在却觉得这块带着父亲指纹的橡皮比什么都珍贵。
“陈遇!快来看!”莉莉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她正趴在宣传栏前,手指着玻璃窗里一张红纸公告,“县里百货大楼来了新货,有尼龙线!” 陈遇挤过去,看见公告上写着“新到上海产尼龙渔线,强度高、不打结、不易断”,下面还画了卷淡绿色的线轴,旁边标着价格:两元五角。
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前世他第一次用尼龙线钓鱼,是在十八岁生日那天,那顺滑的手感和坚韧的强度,让他再也看不上家里的棉线。
可现在…… 他摸了摸棉袄口袋里那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春节的压岁钱——整整两元,是父亲熬夜加班、母亲省吃俭用才攒出来的。
还差五角钱才能买上那卷尼龙线。
回家的路上,莉莉还在兴奋地说着尼龙线:“我爹说尼龙线比棉线强多了,不会吸水变重,也不会被太阳晒脆!”陈遇低着头,塑料凉鞋踢着路边的石子,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他知道父亲为了给他做七星漂,半夜在煤油灯下挑鹅毛;知道母亲为了给他缝护腕,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
要是现在开口要钱买尼龙线…… 晚饭时,母亲做了白菜炖粉条,特意往陈遇碗里多夹了几片五
陈遇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手里的铅笔在算术本上沙沙作响,窗外屋檐滴下的水珠有节奏地敲打着水泥地,像在为他写字伴奏。
黑板上的日历翻到了二月最后一天,老师用红粉笔圈出的“开学摸底考”几个字格外醒目。
“陈遇,这道题你会吗?”同桌王小胖用胳膊肘轻轻碰他,手指着本子上那道“25+38”的算术题。
陈遇点点头,接过王小胖的铅笔,在草稿纸上写下竖式:“你看,个位5加8等于13,写3进1;十位2加3再加进的1等于6,所以是63。
”王小胖瞪圆了眼睛,恍然大悟地拍了下脑袋:“原来要进位!我老是忘了加那个1!” 下课铃响时,陈遇收拾好书包,特意把铅笔盒里的橡皮摆正——那是父亲用工厂废料削的,形状不太规整,却擦得干净。
前世他总羡慕同学买的香橡皮,现在却觉得这块带着父亲指纹的橡皮比什么都珍贵。
“陈遇!快来看!”莉莉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她正趴在宣传栏前,手指着玻璃窗里一张红纸公告,“县里百货大楼来了新货,有尼龙线!” 陈遇挤过去,看见公告上写着“新到上海产尼龙渔线,强度高、不打结、不易断”,下面还画了卷淡绿色的线轴,旁边标着价格:两元五角。
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前世他第一次用尼龙线钓鱼,是在十八岁生日那天,那顺滑的手感和坚韧的强度,让他再也看不上家里的棉线。
可现在…… 他摸了摸棉袄口袋里那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春节的压岁钱——整整两元,是父亲熬夜加班、母亲省吃俭用才攒出来的。
还差五角钱才能买上那卷尼龙线。
回家的路上,莉莉还在兴奋地说着尼龙线:“我爹说尼龙线比棉线强多了,不会吸水变重,也不会被太阳晒脆!”陈遇低着头,塑料凉鞋踢着路边的石子,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他知道父亲为了给他做七星漂,半夜在煤油灯下挑鹅毛;知道母亲为了给他缝护腕,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
要是现在开口要钱买尼龙线…… 晚饭时,母亲做了白菜炖粉条,特意往陈遇碗里多夹了几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