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灯照冤魂
关灯
小
中
大
赊账簿最后空白页的角落里,悄悄爬起行小字:正月十五,灯照冤魂。
我用指尖蹭了蹭那行字,纸页糙得像老井壁的青苔。
赵铁柱正蹲在灶台前,把张府柴房捡的菜刀磨得锃亮,刀刃映着他红扑扑的脸:三妮,你看这刀改得咋样?切豆腐准能像裁纸似的。
铁哥,你就知道琢磨吃的。
我把账本往他眼前凑,这字是今早冒出来的,刘半仙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冤魂都得靠灯照才能托生。
赵铁柱的手顿了顿,菜刀在磨石上划出刺耳的响:那...那咱得多扎几盏灯?他突然想起什么,去年城隍庙的老道说,扎灯得用芦苇杆,还得蘸灶王爷的香灰... 话没说完,巷口传来的鼓声。
卖花灯的老陈头推着独轮车经过,车上的兔子灯、莲花灯晃得人眼晕。
他看见我们就喊:杨三妮,赵铁柱,预定的百盏灯扎好了! 我这才想起,前几日托他扎灯祭奠刘寡妇一家。
老陈头放下车,从怀里掏出张纸条:这是灯油钱的账,你瞅瞅对不对。
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末尾却画着个歪脑袋灶王爷,和我家供的那尊一模一样。
陈叔,您这画...我刚要问,老陈头突然压低声音:昨夜我扎灯时,听见芦苇杆里有人叹气,说三百年的灯,该亮了 赵铁柱突然攥紧菜刀:是不是张财主家的冤魂? 不像,老陈头摇头,那声音像个女的,还带着糖瓜味... 正说着,刘半仙背着个布幡跑来,幡上写着上元解厄四个大字:杨姑娘,老朽算到今夜有大动静!他从幡子里掏出个陶罐,这是从老井里捞的灯油,能照见冤魂的真身。
我打开陶罐,一股甜香飘出来,竟和老栓头的糖瓜一个味。
赊账簿突然翻页,新添的字迹透着油光:老陈头,赊灯油三斤,以三百年前旧事相抵。
三百年前的旧事?赵铁柱挠着头,难道和王记豆腐坊有关? 爹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三妮,你奶奶留下
我用指尖蹭了蹭那行字,纸页糙得像老井壁的青苔。
赵铁柱正蹲在灶台前,把张府柴房捡的菜刀磨得锃亮,刀刃映着他红扑扑的脸:三妮,你看这刀改得咋样?切豆腐准能像裁纸似的。
铁哥,你就知道琢磨吃的。
我把账本往他眼前凑,这字是今早冒出来的,刘半仙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冤魂都得靠灯照才能托生。
赵铁柱的手顿了顿,菜刀在磨石上划出刺耳的响:那...那咱得多扎几盏灯?他突然想起什么,去年城隍庙的老道说,扎灯得用芦苇杆,还得蘸灶王爷的香灰... 话没说完,巷口传来的鼓声。
卖花灯的老陈头推着独轮车经过,车上的兔子灯、莲花灯晃得人眼晕。
他看见我们就喊:杨三妮,赵铁柱,预定的百盏灯扎好了! 我这才想起,前几日托他扎灯祭奠刘寡妇一家。
老陈头放下车,从怀里掏出张纸条:这是灯油钱的账,你瞅瞅对不对。
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末尾却画着个歪脑袋灶王爷,和我家供的那尊一模一样。
陈叔,您这画...我刚要问,老陈头突然压低声音:昨夜我扎灯时,听见芦苇杆里有人叹气,说三百年的灯,该亮了 赵铁柱突然攥紧菜刀:是不是张财主家的冤魂? 不像,老陈头摇头,那声音像个女的,还带着糖瓜味... 正说着,刘半仙背着个布幡跑来,幡上写着上元解厄四个大字:杨姑娘,老朽算到今夜有大动静!他从幡子里掏出个陶罐,这是从老井里捞的灯油,能照见冤魂的真身。
我打开陶罐,一股甜香飘出来,竟和老栓头的糖瓜一个味。
赊账簿突然翻页,新添的字迹透着油光:老陈头,赊灯油三斤,以三百年前旧事相抵。
三百年前的旧事?赵铁柱挠着头,难道和王记豆腐坊有关? 爹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三妮,你奶奶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