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豆香漫过青石板
关灯
小
中
大
时候就费力气。
”豆宝蹲在我旁边,小手捧着个小簸箕,把捡好的豆子往簸箕里装,动作学得有模有样,只是簸箕太大,总往地上掉豆子。
磨房里的热气越来越浓,豆浆的甜香混着雪天的清冽从门缝钻出去,引得路过的王婆婆掀门帘进来瞅。
“这是磨新豆浆呢?”她裹着条蓝头巾,手里挎着个竹篮,“我家的腊八蒜泡好了,给你们送点尝尝。
” 竹篮里的腊八蒜绿得发亮,透着股冲劲的酸香,一下子把豆香衬得更温润了。
张少爷赶紧找了个空碗,倒了些刚磨好的热豆浆,泡了瓣蒜递过去:“王婆婆您尝尝,就着蒜喝,解腻。
” 王婆婆呷了一口,咂咂嘴:“还是新磨的豆浆香,比镇上铺子卖的浓多了。
对了,你家的豆子还有剩吗?我家那小孙子,就爱喝你家磨的豆浆。
” “有有有!”张老爷笑着应,“等会儿磨完了,给您装一陶罐。
” 豆宝突然指着磨盘边缘喊:“婶娘你看!豆子在跳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磨盘转动时,没被碾碎的小颗豆子被甩得飞起来,在光线下划出细小的弧线,确实像在蹦跳。
大家都笑起来,赵铁柱推着磨盘,哼起了不成调的曲子,磨盘转动的“咕噜”声,豆浆滴落的“滴答”声,还有窗外雪花落在灯笼上的“簌簌”声,混在一起像支热闹的歌。
磨完豆子,张少爷给我们装了满满两罐热豆浆,罐口封着油纸,还特意扎了根红绳。
“带回去煮腊八豆正好,”他挠着头笑,“我娘说,加了新豆浆的腊八豆,能香到开春。
” 往回走时,雪已经小了,青石板路上的脚印被新雪填了一半。
豆宝抱着他的布偶,手里还攥着瓣腊八蒜,时不时舔一下,辣得直缩脖子,却舍不得扔。
我提着沉甸甸的豆浆罐,热气透过罐子烫着手心,和棉袄里的暖意融在一起。
路过老槐树时,看见刘半仙蹲在树下画符,地上撒着圈黄豆,说是在“祭雪神”。
“三妮丫头,”他抬起头,胡子上沾着雪,“这罐豆浆借我两滴,混在符水里,保准来年豆子丰收。
” 我笑着给他倒了点,他立刻用手指蘸着往符纸上抹,嘴里念
”豆宝蹲在我旁边,小手捧着个小簸箕,把捡好的豆子往簸箕里装,动作学得有模有样,只是簸箕太大,总往地上掉豆子。
磨房里的热气越来越浓,豆浆的甜香混着雪天的清冽从门缝钻出去,引得路过的王婆婆掀门帘进来瞅。
“这是磨新豆浆呢?”她裹着条蓝头巾,手里挎着个竹篮,“我家的腊八蒜泡好了,给你们送点尝尝。
” 竹篮里的腊八蒜绿得发亮,透着股冲劲的酸香,一下子把豆香衬得更温润了。
张少爷赶紧找了个空碗,倒了些刚磨好的热豆浆,泡了瓣蒜递过去:“王婆婆您尝尝,就着蒜喝,解腻。
” 王婆婆呷了一口,咂咂嘴:“还是新磨的豆浆香,比镇上铺子卖的浓多了。
对了,你家的豆子还有剩吗?我家那小孙子,就爱喝你家磨的豆浆。
” “有有有!”张老爷笑着应,“等会儿磨完了,给您装一陶罐。
” 豆宝突然指着磨盘边缘喊:“婶娘你看!豆子在跳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磨盘转动时,没被碾碎的小颗豆子被甩得飞起来,在光线下划出细小的弧线,确实像在蹦跳。
大家都笑起来,赵铁柱推着磨盘,哼起了不成调的曲子,磨盘转动的“咕噜”声,豆浆滴落的“滴答”声,还有窗外雪花落在灯笼上的“簌簌”声,混在一起像支热闹的歌。
磨完豆子,张少爷给我们装了满满两罐热豆浆,罐口封着油纸,还特意扎了根红绳。
“带回去煮腊八豆正好,”他挠着头笑,“我娘说,加了新豆浆的腊八豆,能香到开春。
” 往回走时,雪已经小了,青石板路上的脚印被新雪填了一半。
豆宝抱着他的布偶,手里还攥着瓣腊八蒜,时不时舔一下,辣得直缩脖子,却舍不得扔。
我提着沉甸甸的豆浆罐,热气透过罐子烫着手心,和棉袄里的暖意融在一起。
路过老槐树时,看见刘半仙蹲在树下画符,地上撒着圈黄豆,说是在“祭雪神”。
“三妮丫头,”他抬起头,胡子上沾着雪,“这罐豆浆借我两滴,混在符水里,保准来年豆子丰收。
” 我笑着给他倒了点,他立刻用手指蘸着往符纸上抹,嘴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