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豆香染透新岁衣

关灯
皂角的清苦。

    三妮,福豆够不够?她捶着布喊,木槌起落间,白布渐渐挺括起来,我们带了新纳的鞋垫,换你半碗热浆,给娃们粘新鞋用。

     刘半仙背着布幡晃进来时,幡上的迎春纳福四个字沾着点雪沫。

    老朽算到今日浆香最盛,特来讨碗热浆暖身,他从袖里摸出张黄符,往灶台上一贴,这符能让福豆的香气绕屋三圈,保来年豆子堆满仓。

     张少爷推着辆独轮车赶来,车上装着十几个竹筐,筐里是各家送来的碎布头。

    杨姑娘,我娘说这些布头能拼成褥子,他挠着耳根笑,大家都想在褥子里塞把福豆,让梦里都飘着豆香。

     日头升高时,豆腐坊里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布料。

    婆姨们围着案板拼布头,红的、绿的、蓝的,渐渐拼成片花花绿绿的百衲图,每个补丁旁都要缝颗福豆;老陈头蹲在灶膛前添柴,火舌舔着锅底,把浆香烘得愈发浓郁;连私塾的先生都来了,捧着本《岁时记》,给豆宝讲的来历,说三百年前,西街人闯关东,就是靠揣在怀里的豆子活下来的。

     赵铁柱帮着往布头里塞晒干的豆叶,指尖沾着层白绒,像落了层霜。

    你看这豆叶软和不?他捏起片叶子给我看,垫在鞋底,比棉絮还暖和。

     我往赊账簿上添新账,笔尖划过纸页,沾了点浆汁,晕出淡淡的圆斑:西街百家,赊福豆百颗,以新岁平安偿还。

    刚写完,豆宝就抢过笔,在旁边画了个胖乎乎的灶王爷,手里捧着颗比脑袋还大的豆子,引得众人笑出了声。

     三妮你看这福豆!赵铁柱突然从浆盆里捞出颗豆子,豆脐处竟天然带着个字,老染匠说这叫天赠福,三百年才得一颗,缝在新衣里,能保一家无灾。

     他话音刚落,窗外飘起了细雪,雪花落在窗纸上,融成小小的水痕,像颗颗淌泪的豆子。

    婆姨们突然唱起了老调,豆儿圆,豆儿香,缝进新衣暖洋洋,调子软软的,混着浆香漫出窗外,把西街的年味染得愈发浓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