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语言融合
关灯
小
中
大
。
第一晚只学了五个字:日、月、山、水、火。
临走时,阿月把刻着“水”字的树皮塞进兽皮裙兜里,指尖反复摩挲着凹痕。
林羽注意到,她是唯一一个能把“月”字弧度刻得流畅的人。
接下来的每晚,窑洞里的火把都亮到后半夜。
林羽用陶碗盛着细沙,让族人们用树枝在里面练习划横线竖线。
当阿香第一次完整写出“羽”这个字时,沙碗里的线条歪歪扭扭,却让她眼睛亮得像火把:“这是你!” “对,这是我。
”林羽笑着点头,又在沙上写下“阿香”,“这是你。
以后你们的名字都能写出来。
” 三天后,林羽开始教数字。
他折断十根树枝摆在兽皮上:“1、2、3……10。
”阿月盯着跳动的火苗,突然伸手比划出“5”的手势——那是族人们常用的记数方式。
林羽一拍大腿:“就是这样!以后数猎物、数陶器,都用这个。
” 莫长老拄着拐杖凑近,浑浊的眼睛盯着阿拉伯数字“7”:“这弯弯绕绕的,比画横道道省事?”林羽抓起一把野果:“您看,数到7个时,画横道得划七下,写‘7’只消两笔。
”老人伸手蘸着茶水在大木桌上划拉,皱巴巴的额头渐渐舒展开:“还真快些。
” 第十天,林羽选出了阿月和阿香。
她们能在树皮上默写二十个字,还能把三十个野果数得清楚。
“以后每晚由你们教大家识字。
”林羽把刻着“老师”二字的树皮递给阿月,“你们是部落里最早会写字的人。
” 阿月指尖一颤,树皮上的“老”字像条蜿蜒的蛇。
她突然想起,林羽教过“老”就是莫长老那样的人,“师”是教别人本事的人。
合起来,她就是教别人本事的长者?这个念头让她喉咙发紧,连夜在窑洞口的石壁上刻下“阿月老师”四个字,笔画深得能塞进松脂。
随着冬雪融化,林羽大堂的课程从识字变成简单的算术。
林羽用陶珠当教具,在兽皮上画出横线代表“十位”,竖线代表“个位”。
当阿香算出“5只野猪加3只野兔等于8只猎物”时,整个窑洞都沸腾了——以往他们得把猎物摆一地才能数清。
“现在知道为啥要学算术了吧?” 林羽擦着汗笑,“下次打猎前,就能算出需要多少根长矛。
” 阿猛一拍大腿:“那我做石矛时,就不用多砍十倍的木杆了!” 去年秋天,他因为算错数量,多做了八十根没用的木杆,被林羽笑话了整季。
语言
第一晚只学了五个字:日、月、山、水、火。
临走时,阿月把刻着“水”字的树皮塞进兽皮裙兜里,指尖反复摩挲着凹痕。
林羽注意到,她是唯一一个能把“月”字弧度刻得流畅的人。
接下来的每晚,窑洞里的火把都亮到后半夜。
林羽用陶碗盛着细沙,让族人们用树枝在里面练习划横线竖线。
当阿香第一次完整写出“羽”这个字时,沙碗里的线条歪歪扭扭,却让她眼睛亮得像火把:“这是你!” “对,这是我。
”林羽笑着点头,又在沙上写下“阿香”,“这是你。
以后你们的名字都能写出来。
” 三天后,林羽开始教数字。
他折断十根树枝摆在兽皮上:“1、2、3……10。
”阿月盯着跳动的火苗,突然伸手比划出“5”的手势——那是族人们常用的记数方式。
林羽一拍大腿:“就是这样!以后数猎物、数陶器,都用这个。
” 莫长老拄着拐杖凑近,浑浊的眼睛盯着阿拉伯数字“7”:“这弯弯绕绕的,比画横道道省事?”林羽抓起一把野果:“您看,数到7个时,画横道得划七下,写‘7’只消两笔。
”老人伸手蘸着茶水在大木桌上划拉,皱巴巴的额头渐渐舒展开:“还真快些。
” 第十天,林羽选出了阿月和阿香。
她们能在树皮上默写二十个字,还能把三十个野果数得清楚。
“以后每晚由你们教大家识字。
”林羽把刻着“老师”二字的树皮递给阿月,“你们是部落里最早会写字的人。
” 阿月指尖一颤,树皮上的“老”字像条蜿蜒的蛇。
她突然想起,林羽教过“老”就是莫长老那样的人,“师”是教别人本事的人。
合起来,她就是教别人本事的长者?这个念头让她喉咙发紧,连夜在窑洞口的石壁上刻下“阿月老师”四个字,笔画深得能塞进松脂。
随着冬雪融化,林羽大堂的课程从识字变成简单的算术。
林羽用陶珠当教具,在兽皮上画出横线代表“十位”,竖线代表“个位”。
当阿香算出“5只野猪加3只野兔等于8只猎物”时,整个窑洞都沸腾了——以往他们得把猎物摆一地才能数清。
“现在知道为啥要学算术了吧?” 林羽擦着汗笑,“下次打猎前,就能算出需要多少根长矛。
” 阿猛一拍大腿:“那我做石矛时,就不用多砍十倍的木杆了!” 去年秋天,他因为算错数量,多做了八十根没用的木杆,被林羽笑话了整季。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