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沙漠绿洲,光伏新篇
关灯
小
中
大
心翼翼地将吹进播种沟里的黄沙清理出来。
沙尘暴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风终于停了下来时,众人都成了“土人”,脸上和衣服上布满了黄沙。
林野掀开防水布,心中一紧——大部分幼苗都被风沙打弯了腰,只有少数几株还保持着直立。
“别灰心,我们还有机会。
”他拍了拍小米的肩膀,“立刻启动智能灌溉系统,给幼苗补充水分,再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既能保水,又能防止风沙。
”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更加用心地照料试验田。
小米和阿里几乎住在了田边的临时帐篷里,每隔一小时就用检测仪检查一次土壤湿度和幼苗生长情况;穆罕默德则调整了光伏提水系统的功率,确保灌溉用水充足;林野则根据方舟数据库的资料,调配出一种特殊的营养液,定期喷洒在幼苗上,促进幼苗生长。
半个月后,试验田终于迎来了转机——被风沙打弯的幼苗重新挺直了腰杆,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玉米苗甚至长出了细小的气根。
当卡玛和其他孩子看到这一幕时,兴奋地在田边欢呼起来,他们从未想过,在这片只有黄沙的土地上,竟然真的能长出绿色的植物。
又过了一个月,试验田的小麦开始抽穗,玉米也长出了饱满的果穗。
自动化收割机在田地里穿梭,将成熟的作物收割下来,称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亩地的小麦产量竟然达到了三百公斤,远超预期。
“我们成功了!”穆罕默德激动地抱住林野,“有了光伏提水和自动化种植技术,我们就能把撒哈拉变成绿洲,让更多人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丰收的消息通过联盟通讯网络传遍了六个基地,各基地纷纷表示要学习撒哈拉的经验。
阿尔卑斯基地计划在山脉脚下的草原上建立光伏牧场,利用太阳能为牲畜提供温水;大洋洲基地则打算在沿海的沙漠地区建设光伏海水淡化站,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离开撒哈拉的前一天,林野站在试验田边,看着夕阳下的光伏板和绿油油的庄稼,心中满是感慨。
从昆仑山脉的冰原,到亚马逊的雨林,再到撒哈拉的沙漠,人类文明的火种正在不同的土地上燃烧,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联盟团结一心,只要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就一定能在这片烬土上,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
沙尘暴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风终于停了下来时,众人都成了“土人”,脸上和衣服上布满了黄沙。
林野掀开防水布,心中一紧——大部分幼苗都被风沙打弯了腰,只有少数几株还保持着直立。
“别灰心,我们还有机会。
”他拍了拍小米的肩膀,“立刻启动智能灌溉系统,给幼苗补充水分,再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既能保水,又能防止风沙。
”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更加用心地照料试验田。
小米和阿里几乎住在了田边的临时帐篷里,每隔一小时就用检测仪检查一次土壤湿度和幼苗生长情况;穆罕默德则调整了光伏提水系统的功率,确保灌溉用水充足;林野则根据方舟数据库的资料,调配出一种特殊的营养液,定期喷洒在幼苗上,促进幼苗生长。
半个月后,试验田终于迎来了转机——被风沙打弯的幼苗重新挺直了腰杆,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玉米苗甚至长出了细小的气根。
当卡玛和其他孩子看到这一幕时,兴奋地在田边欢呼起来,他们从未想过,在这片只有黄沙的土地上,竟然真的能长出绿色的植物。
又过了一个月,试验田的小麦开始抽穗,玉米也长出了饱满的果穗。
自动化收割机在田地里穿梭,将成熟的作物收割下来,称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亩地的小麦产量竟然达到了三百公斤,远超预期。
“我们成功了!”穆罕默德激动地抱住林野,“有了光伏提水和自动化种植技术,我们就能把撒哈拉变成绿洲,让更多人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丰收的消息通过联盟通讯网络传遍了六个基地,各基地纷纷表示要学习撒哈拉的经验。
阿尔卑斯基地计划在山脉脚下的草原上建立光伏牧场,利用太阳能为牲畜提供温水;大洋洲基地则打算在沿海的沙漠地区建设光伏海水淡化站,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离开撒哈拉的前一天,林野站在试验田边,看着夕阳下的光伏板和绿油油的庄稼,心中满是感慨。
从昆仑山脉的冰原,到亚马逊的雨林,再到撒哈拉的沙漠,人类文明的火种正在不同的土地上燃烧,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联盟团结一心,只要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就一定能在这片烬土上,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