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明启,薪火永燃

关灯
落基山脉的“重生镇”里,第一届全球方舟文明节在金秋时节拉开帷幕。

    镇口的巨大拱门上挂满了彩色布条,上面印着六个方舟基地的标志——昆仑的雪山、亚马逊的雨林、撒哈拉的太阳、阿尔卑斯的冰川、大洋洲的海浪、落基的山脉,风一吹,布条猎猎作响,像在诉说着人类文明重生的故事。

     林野牵着小米的手走在镇街上,两侧的摊位前挤满了来自各个基地的人。

    亚马逊基地的摊位上,卡洛斯正热情地向人们展示新培育的热带水果,果皮泛着鲜亮的红色,咬一口满是汁水;撒哈拉基地的穆罕默德则带来了光伏板制作的小型灯具,按下开关,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摊位;阿尔卑斯基地的索菲亚穿着白大褂,耐心地为人们讲解基础医疗知识,身边的桌子上摆满了自制的急救包。

     “林野先生,您看我们的‘文明时光墙’!”杰克快步走过来,指着镇中心的一面巨大石墙。

    石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照片和手写信——有昆仑基地初建时的简陋帐篷,有亚马逊基地对抗腐殖潮的战斗场景,有撒哈拉基地第一块光伏板安装时的合影,还有孩子们在文明大学里认真读书的模样。

    “这些都是各个基地送来的珍贵回忆,我们想让后人知道,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 文明节的重头戏是“文明成果展”。

    在镇中心的广场上,六个基地的代表依次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亚马逊基地的自动化收割机在田间演示收割,机械臂精准地将玉米摘下来,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撒哈拉基地的小型光伏车穿梭在广场上,车顶的太阳能板不断吸收阳光,为车辆提供动力;大洋洲基地的伊恩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水族箱,里面装满了净化后的海水,几条色彩斑斓的小鱼在水中游动,象征着海洋生态的恢复。

     小米和阿里带领着文明大学的孩子们,在广场的一角搭建了“未来实验室”。

    他们展示的“智能生态监测仪”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个由旧时代零件改装的设备,能实时监测空气、土壤、水质的各项数据,还能通过全球通讯网络将数据共享给各个基地。

    “我们想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能知道自己身边的生态情况,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小米拿着检测仪,认真地向人们介绍,小小的脸上满是坚定。

     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