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是袁绍?洛阳危局!

关灯
候。

    ”袁绍拍拍袁术的肩膀,语气中罕见的亲和让袁术一愣,“当务之急是稳定洛阳局势,同时营救陛下。

    ” 袁术疑惑地打量着兄长,感觉今天的袁绍与往日不同,少了几分优柔,多了几分决断。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为首者身材矮小但气势不凡,正是曹操。

     “本初!公路!”曹操勒马停住,面色凝重,“我刚从城西回来,董卓前锋已至二十里外,最迟明早便可抵达洛阳!”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董卓的西凉军以残暴着称,若让其控制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袁术急道:“既然如此,我们应当立即撤离洛阳,回南阳再做打算!” 曹操摇头:“万万不可!陛下尚在危难中,我等作为臣子,岂能弃之不顾?”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都将目光投向袁绍,等待他做决定。

    这一刻,袁绍深切感受到历史重担压在肩上的重量。

     历史上,袁绍此时选择与曹操分道扬镳,各自逃离洛阳。

    这一决定虽然保全了实力,却也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袁绍心想。

     “孟德(曹操的字)言之有理,陛下安危关乎社稷存亡。

    ”袁绍缓缓开口,曹操闻言面露喜色,而袁术则皱起眉头。

     但袁绍话锋一转:“然而董卓大军压境,硬拼无异以卵击石。

    我有一策:公路继续派人追赶宦官,务必救回陛下;孟德负责稳定城内秩序,清剿残余宦官势力;我则率兵控制武库和粮仓,为长期抗争做准备。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分配既照顾了各方立场,又隐含深意:袁术救驾若能成功,功劳归于袁氏;曹操稳定局势,正合他匡扶汉室的理想;而控制武库和粮仓,则是未来争霸的关键资源。

     曹操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似乎看穿了袁绍的用意,但仍点头同意:“本初此策甚妥!” 袁术虽不太情愿,但在当前形势下也找不到更好方案,只得应允。

     分工既定,三人各自率兵离去。

    袁绍在马上回望南宫熊熊燃烧的宫殿,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刻,他彻底接受了袁绍的身份,也接受了改变历史的使命。

     袁绍率兵抵达武库时,这里已经陷入混乱。

    守军群龙无首,一些士兵趁机抢夺兵器,甚至为争夺良弓利剑而自相残杀。

     “全部住手!”文丑一声雷霆大喝,震住了混乱的士兵。

     众人见是袁绍亲至,纷纷跪地行礼。

    袁绍在军中威望甚高,尤其是在中下层官兵中颇有声望。

     “武库守将何在?”袁绍沉声问道。

     一名军官战战兢兢地回答:“李将军...李将军在宫中变乱时战死了。

    ” 袁绍扫视在场士兵,看到他们眼中的恐慌和迷茫。

    他知道,这是收拢人心的绝佳时机。

     “诸位将士!”袁绍声音洪亮,传遍整个武库广场,“宦官祸国,致使京师动荡,陛下蒙难。

    然国难当头,正是我辈军人效忠社稷之时!” 他顿了顿,继续道:“现我以司隶校尉之名,暂领武库防务。

    凡愿随我安定局势、匡扶汉室者,皆是我袁本初的兄弟!有功者,必重赏!作乱者,定斩不饶!” 恩威并施的一席话,立刻稳定了军心。

    士兵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袁绍调遣。

     在颜良、文丑的协助下,袁绍迅速整顿武库秩序,并派心腹控制关键位置。

    与此同时,他暗中命令许攸带人去接管太仓(国家粮仓),为可能的长期抗争储备物资。

     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