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俊杰来投,羽翼渐丰
关灯
小
中
大
阳的最新情况,也带来了一定的象征意义(连朝廷旧将都来投奔袁绍)。
袁绍虽知淳于琼有好酒的毛病,但念其资历与旧情,仍给予优待,任命其为监军使者,参赞军事,但不直接掌兵,既示恩宠,又加约束。
第二波,文华之士,点缀枢机。
文士方面,亦是收获颇丰。
来自青州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虽未直接出仕(他心系汉室,对袁绍称臣尚有犹豫),却应邀前来邺城讲学,与蔡邕唱和,极大提升了冀州的文化声望。
而真正在政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崔琰和陈琳。
崔琰,清河名士,相貌俊伟,性格刚正不阿,且精通政务律法。
袁绍任命其为东曹掾,主管官员选拔征召。
崔琰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选拔官吏注重真才实学与品德操守,不避权贵,不徇私情,使得吏治为之一清,连审配都对其赞赏有加。
陈琳,广陵射阳人,文采斐然,尤擅章表书记。
袁绍欣赏其文笔,任命其为司空军谋祭酒(注:袁绍自领司空,亦为彰显地位),管记室,所有军国文书,多出其手。
陈琳的笔,成为了袁绍宣示意志、讨伐异己的利器。
第三波,地方豪杰,稳固根基。
除了个体人才,一些地方势力的代表也看清了风向,选择向袁绍输诚。
例如,魏郡的地方大族代表牵招,素有侠名,在乡里影响力巨大。
他亲自来到邺城,表示愿率宗族依附,并协助州府安抚地方,推行新政。
袁绍给予其高规格接待,任命其为州府从事,使其成为连接州府与地方豪强的重要纽带。
还有如季雍、韩范等原属韩馥麾下、但在地方郡县颇有能力的官员,也纷纷上表,表示效忠新主。
袁绍一概安抚,留任原职,令其戴罪立功(指未能及早效忠),观其后效。
这种宽宏大量的姿态,进一步稳定了冀州基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时间,袁绍麾下,文武济济,人才之盛,冠绝河北。
颍川元从、冀州本土、新投俊杰,三者之间虽仍有微妙平衡,但在袁绍的有意引导和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冲击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袁绍为核心、竞争向上的积极氛围。
在所有来投者中,最让袁绍感到惊喜,甚至堪称如获至宝的,是沮授秘密引荐的一人——巨鹿田丰,田元皓。
田丰此人,历史上便是袁绍帐下顶尖谋士,刚而犯上,多谋善断。
在这个时空,他早对袁绍有所关注,但性格谨慎,一直在暗中观察。
直到袁绍入主冀州,推行新政,整肃内部,招揽四方贤才,一系列举措下来,田丰终于认定,此人确是雄主之姿,方在好友沮授的劝说下,决定出山。
这一日,州牧府书房内,袁绍特意只留下了荀攸、沮授,秘密接见田丰。
田丰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清癯,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见到袁绍,长揖不拜,神态不卑不亢。
“丰,山野鄙夫,闻明公招贤,特来相投。
”田丰开门见山,声音清朗。
袁绍早已从沮授口中深知田丰之能,此刻更是亲自感受到对方那股逼人的锐气,心中欢喜,亲自起身相迎:“久闻元皓先生大名,如雷贯
袁绍虽知淳于琼有好酒的毛病,但念其资历与旧情,仍给予优待,任命其为监军使者,参赞军事,但不直接掌兵,既示恩宠,又加约束。
第二波,文华之士,点缀枢机。
文士方面,亦是收获颇丰。
来自青州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虽未直接出仕(他心系汉室,对袁绍称臣尚有犹豫),却应邀前来邺城讲学,与蔡邕唱和,极大提升了冀州的文化声望。
而真正在政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崔琰和陈琳。
崔琰,清河名士,相貌俊伟,性格刚正不阿,且精通政务律法。
袁绍任命其为东曹掾,主管官员选拔征召。
崔琰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选拔官吏注重真才实学与品德操守,不避权贵,不徇私情,使得吏治为之一清,连审配都对其赞赏有加。
陈琳,广陵射阳人,文采斐然,尤擅章表书记。
袁绍欣赏其文笔,任命其为司空军谋祭酒(注:袁绍自领司空,亦为彰显地位),管记室,所有军国文书,多出其手。
陈琳的笔,成为了袁绍宣示意志、讨伐异己的利器。
第三波,地方豪杰,稳固根基。
除了个体人才,一些地方势力的代表也看清了风向,选择向袁绍输诚。
例如,魏郡的地方大族代表牵招,素有侠名,在乡里影响力巨大。
他亲自来到邺城,表示愿率宗族依附,并协助州府安抚地方,推行新政。
袁绍给予其高规格接待,任命其为州府从事,使其成为连接州府与地方豪强的重要纽带。
还有如季雍、韩范等原属韩馥麾下、但在地方郡县颇有能力的官员,也纷纷上表,表示效忠新主。
袁绍一概安抚,留任原职,令其戴罪立功(指未能及早效忠),观其后效。
这种宽宏大量的姿态,进一步稳定了冀州基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时间,袁绍麾下,文武济济,人才之盛,冠绝河北。
颍川元从、冀州本土、新投俊杰,三者之间虽仍有微妙平衡,但在袁绍的有意引导和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冲击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袁绍为核心、竞争向上的积极氛围。
在所有来投者中,最让袁绍感到惊喜,甚至堪称如获至宝的,是沮授秘密引荐的一人——巨鹿田丰,田元皓。
田丰此人,历史上便是袁绍帐下顶尖谋士,刚而犯上,多谋善断。
在这个时空,他早对袁绍有所关注,但性格谨慎,一直在暗中观察。
直到袁绍入主冀州,推行新政,整肃内部,招揽四方贤才,一系列举措下来,田丰终于认定,此人确是雄主之姿,方在好友沮授的劝说下,决定出山。
这一日,州牧府书房内,袁绍特意只留下了荀攸、沮授,秘密接见田丰。
田丰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清癯,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见到袁绍,长揖不拜,神态不卑不亢。
“丰,山野鄙夫,闻明公招贤,特来相投。
”田丰开门见山,声音清朗。
袁绍早已从沮授口中深知田丰之能,此刻更是亲自感受到对方那股逼人的锐气,心中欢喜,亲自起身相迎:“久闻元皓先生大名,如雷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