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雨滴落,潜移默化
关灯
小
中
大
舆图,还有些关于本地农耕、草药的杂谈,虽不成体系,但也能看个新奇。
” “至于矿冶之书,朝廷管制甚严,下官只寻到了几本前人所着的《辨矿篇》,聊胜于无。
” “有劳魏使君费心了。
” 李承乾起身还礼,目光在那些泛黄的书卷上扫过。
魏铭摆了摆手,笑道: “公子客气了。
” “您乃是戴罪之身,能安于此地,不惹是非,便是帮了下官大忙了。
” “这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 这话语中, 既有示好,也暗含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敲打。
李承乾像是没有听出那层深意。
只是点了点头,道:“使君放心,承乾如今一介庶民,只求能在这黔州,安度余生。
” 魏铭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数月, 李承乾彻底沉浸在了这些故纸堆里。
他白天读书,研习地图。
将黔州境内的每一条山脉、每一条河流都牢牢记在心里。
到了夜晚, 他便在脑海中,将白日所学的知识与工业革命的技术相结合,进行无数次的推演。
他甚至开始在庭院的角落里,开辟了一小块田地。
亲自种植一些当地的作物。
向府中的农户仆役请教耕作之法。
这一切, 都通过傅管家的眼睛,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魏铭。
在魏铭看来, 这位曾经心高气傲的废太子,是真的被磨平了棱角。
不再关心朝政,不再怨天尤人。
而是将精力寄托于这些“无用”的杂学之上。
这正是长安那位皇帝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 对李承乾的监视,也渐渐流于形式。
李承乾甚至被允许在几名护卫的“陪同”下,在黔州城内以及近郊走动。
他拄着手杖,拖着那条微瘸的腿,走过黔州城的青石板路。
看过市集上贩卖的土产,听过茶馆里南来北往的客商闲谈。
他去了城外的农田, 看过那些简陋的耕具和辛苦劳作的农人。
他也曾登上城外的山岗, 眺望那连绵不绝的十万大山,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他的足迹, 在为他绘制一幅比任何舆图都更精确、更生动的黔州全貌。
半年后,一个雨夜。
李承乾站在窗前,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他摊开一张亲
” “至于矿冶之书,朝廷管制甚严,下官只寻到了几本前人所着的《辨矿篇》,聊胜于无。
” “有劳魏使君费心了。
” 李承乾起身还礼,目光在那些泛黄的书卷上扫过。
魏铭摆了摆手,笑道: “公子客气了。
” “您乃是戴罪之身,能安于此地,不惹是非,便是帮了下官大忙了。
” “这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 这话语中, 既有示好,也暗含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敲打。
李承乾像是没有听出那层深意。
只是点了点头,道:“使君放心,承乾如今一介庶民,只求能在这黔州,安度余生。
” 魏铭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数月, 李承乾彻底沉浸在了这些故纸堆里。
他白天读书,研习地图。
将黔州境内的每一条山脉、每一条河流都牢牢记在心里。
到了夜晚, 他便在脑海中,将白日所学的知识与工业革命的技术相结合,进行无数次的推演。
他甚至开始在庭院的角落里,开辟了一小块田地。
亲自种植一些当地的作物。
向府中的农户仆役请教耕作之法。
这一切, 都通过傅管家的眼睛,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魏铭。
在魏铭看来, 这位曾经心高气傲的废太子,是真的被磨平了棱角。
不再关心朝政,不再怨天尤人。
而是将精力寄托于这些“无用”的杂学之上。
这正是长安那位皇帝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 对李承乾的监视,也渐渐流于形式。
李承乾甚至被允许在几名护卫的“陪同”下,在黔州城内以及近郊走动。
他拄着手杖,拖着那条微瘸的腿,走过黔州城的青石板路。
看过市集上贩卖的土产,听过茶馆里南来北往的客商闲谈。
他去了城外的农田, 看过那些简陋的耕具和辛苦劳作的农人。
他也曾登上城外的山岗, 眺望那连绵不绝的十万大山,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他的足迹, 在为他绘制一幅比任何舆图都更精确、更生动的黔州全貌。
半年后,一个雨夜。
李承乾站在窗前,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他摊开一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