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明日,轻车简从,前往黔州
关灯
小
中
大
群臣散去,
太极殿恢复了往日的空旷与威严。
但那股由天子之问带来的压抑气氛,却仿佛渗入了每一根盘龙巨柱,萦绕不散。
李世民并未回到寝宫。
而是独自一人走进了甘露殿旁的偏殿。
这里是他的书房, 四壁皆是书架,直抵殿顶。
空气中弥漫着书卷与墨锭的淡淡香气。
往日里, 这里是他最感心安的地方。
可今日, 他却只觉得烦躁。
他走到一张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在广袤的大唐疆域上缓缓移动。
最终定格在了西南角那个被群山包裹的小点上——黔州。
长安至黔州,崇山峻岭,道路崎岖。
即便八百里加急,一个来回,最快也要近两月。
两个月…… 他等不了这么久。
昨夜那个梦境,太过真实。
那驿使绝望的嘶吼,那满朝文待悲悯又复杂的眼神。
还有他自己心头那如同被生生剜去一块的剧痛…… 一切都历历在目。
万一…… 万一梦是真的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如同藤蔓一般,死死缠住了他的心脏。
他猛地一转身, 对着侍立在殿门阴影处的赵谦沉声道:“传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再传太子,来此见朕。
” “喏。
” 赵谦躬身一礼,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四道身影先后抵达。
长孙无忌依旧是一身紫袍,面容沉静,只是眉宇间比在朝堂上多了一丝凝重。
房玄龄跟在他身后,神色温和,眼神中却透着思索。
尉迟敬德则是大步流星, 一身武将朝服,显得有些束手束脚,脸上带着几分不解。
最后进来的,是太子李治。
他身形尚显清瘦,面容恭谨,对着李世民行了大礼后,便安静地站在一旁。
只是那双垂下的眼眸里, 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
“都坐吧。
” 李世民指了指一旁的坐榻,自己却没有坐下,依旧站在舆图前,背对着众人。
“臣等参见陛下。
” 几人落座, 殿内一时无人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最终, 还是与李世民相交最久,也最懂他心思的房玄龄率先开口,声音温润: “陛下可是为黔州之事心忧?”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
点了点头, 目光扫过眼前的三位肱股之臣和新立的储君。
“是啊,”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竟带上了一丝难得的迷茫。
“还是玄龄懂朕。
” “朕在想……承乾的事。
” 话音落下, 殿内的气氛瞬间又微妙了几分。
李治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承乾…… 父皇又想起了他的那个大哥。
自从他被立为太子,这个名字就像一道影子,看似消失了。
却总在不经意间, 从父皇的言行中流露出来。
他心中莫名地涌起一丝不安,那张储君之位,他坐得还不够稳。
长孙无忌的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他作为李治的亲舅舅,更是新太子的最大支持者,对任何可能动摇国本的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
他沉吟片刻, 用一种极为审慎的措
但那股由天子之问带来的压抑气氛,却仿佛渗入了每一根盘龙巨柱,萦绕不散。
李世民并未回到寝宫。
而是独自一人走进了甘露殿旁的偏殿。
这里是他的书房, 四壁皆是书架,直抵殿顶。
空气中弥漫着书卷与墨锭的淡淡香气。
往日里, 这里是他最感心安的地方。
可今日, 他却只觉得烦躁。
他走到一张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在广袤的大唐疆域上缓缓移动。
最终定格在了西南角那个被群山包裹的小点上——黔州。
长安至黔州,崇山峻岭,道路崎岖。
即便八百里加急,一个来回,最快也要近两月。
两个月…… 他等不了这么久。
昨夜那个梦境,太过真实。
那驿使绝望的嘶吼,那满朝文待悲悯又复杂的眼神。
还有他自己心头那如同被生生剜去一块的剧痛…… 一切都历历在目。
万一…… 万一梦是真的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如同藤蔓一般,死死缠住了他的心脏。
他猛地一转身, 对着侍立在殿门阴影处的赵谦沉声道:“传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再传太子,来此见朕。
” “喏。
” 赵谦躬身一礼,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四道身影先后抵达。
长孙无忌依旧是一身紫袍,面容沉静,只是眉宇间比在朝堂上多了一丝凝重。
房玄龄跟在他身后,神色温和,眼神中却透着思索。
尉迟敬德则是大步流星, 一身武将朝服,显得有些束手束脚,脸上带着几分不解。
最后进来的,是太子李治。
他身形尚显清瘦,面容恭谨,对着李世民行了大礼后,便安静地站在一旁。
只是那双垂下的眼眸里, 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
“都坐吧。
” 李世民指了指一旁的坐榻,自己却没有坐下,依旧站在舆图前,背对着众人。
“臣等参见陛下。
” 几人落座, 殿内一时无人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最终, 还是与李世民相交最久,也最懂他心思的房玄龄率先开口,声音温润: “陛下可是为黔州之事心忧?”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
点了点头, 目光扫过眼前的三位肱股之臣和新立的储君。
“是啊,”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竟带上了一丝难得的迷茫。
“还是玄龄懂朕。
” “朕在想……承乾的事。
” 话音落下, 殿内的气氛瞬间又微妙了几分。
李治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承乾…… 父皇又想起了他的那个大哥。
自从他被立为太子,这个名字就像一道影子,看似消失了。
却总在不经意间, 从父皇的言行中流露出来。
他心中莫名地涌起一丝不安,那张储君之位,他坐得还不够稳。
长孙无忌的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
他作为李治的亲舅舅,更是新太子的最大支持者,对任何可能动摇国本的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
他沉吟片刻, 用一种极为审慎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