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惊雷初现
关灯
小
中
大
协助鸿胪寺拟定榷场章程,对李恪而言并非难事。
他借鉴了后世边贸管理的诸多理念,结合唐律和吐谷浑的实际情况,很快便拿出了一份条理清晰、权责分明,且极具操作性的细则草案。
鸿胪寺的官员初时还对这位年轻亲王的插手心存疑虑,待看到草案后,也不禁暗自点头,修改润色后便呈送御前,据说李世民看后颇为满意。
然而,李恪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具体的文书工作之上。
慕容孝隽如同悬在西北的一柄利剑,廓州失守的耻辱需要用血来洗刷,而他提出的战略,更需要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来证明。
常规的军事手段固然重要,但他渴望一种能打破平衡、一锤定音的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怀中那张已然有些发烫的草图。
时机稍纵即逝,他不能再等。
吴王府深处,有一处废弃的地窖,原是前朝遗留,用来储存冰块,位置极为隐蔽,入口掩映在一片茂密的藤蔓之后,连府中许多老人都未必知晓。
李恪选定这里,作为他撼动时代的起点。
准备工作在绝对保密中进行。
参与此事的只有三人:李恪自己、绝对忠心的王德、以及被王德找来的一个哑巴老军户。
老军户姓雷,曾在将作监当过差,因伤退役,口不能言,但手艺精湛,尤其擅长摆弄火烛、机关之类,且身家清白,与外界几无联系。
所需的物料,被王德化整为零,通过不同渠道,分多次悄悄运入地窖。
硝石(虽不纯,但可用)、硫磺、木炭,以及一些铁锅、石臼、筛箩、陶罐等工具。
过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地窖内,油灯如豆,映照着三人凝重而紧张的脸庞。
空气里弥漫着硝石的苦涩和硫磺的刺鼻气味。
李恪根据记忆中的知识,指挥着雷老头进行提纯和研磨。
硝石溶于水,重结晶;硫磺小心剔除杂质;木炭选用上好的柳木炭,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每一步都极其小心,避免任何撞击、明火。
“王爷,这……这到底是做何物?为何要如此谨慎?”王德看着那些黑乎乎、黄澄澄的粉末,心中充满了不安。
他从未见过自家王爷对一件事如此专注,又如此……忌惮。
“此物若成,或可声如惊雷,裂石开山。
”李恪的声音在地窖中显得有些空洞,“亦可能,瞬间便将我等炸得粉身碎骨。
” 王德和雷老头闻言,脸色都是一白。
“故而,务必小心,再小心!”李恪强调。
他将初步混合好的粉
他借鉴了后世边贸管理的诸多理念,结合唐律和吐谷浑的实际情况,很快便拿出了一份条理清晰、权责分明,且极具操作性的细则草案。
鸿胪寺的官员初时还对这位年轻亲王的插手心存疑虑,待看到草案后,也不禁暗自点头,修改润色后便呈送御前,据说李世民看后颇为满意。
然而,李恪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具体的文书工作之上。
慕容孝隽如同悬在西北的一柄利剑,廓州失守的耻辱需要用血来洗刷,而他提出的战略,更需要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来证明。
常规的军事手段固然重要,但他渴望一种能打破平衡、一锤定音的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怀中那张已然有些发烫的草图。
时机稍纵即逝,他不能再等。
吴王府深处,有一处废弃的地窖,原是前朝遗留,用来储存冰块,位置极为隐蔽,入口掩映在一片茂密的藤蔓之后,连府中许多老人都未必知晓。
李恪选定这里,作为他撼动时代的起点。
准备工作在绝对保密中进行。
参与此事的只有三人:李恪自己、绝对忠心的王德、以及被王德找来的一个哑巴老军户。
老军户姓雷,曾在将作监当过差,因伤退役,口不能言,但手艺精湛,尤其擅长摆弄火烛、机关之类,且身家清白,与外界几无联系。
所需的物料,被王德化整为零,通过不同渠道,分多次悄悄运入地窖。
硝石(虽不纯,但可用)、硫磺、木炭,以及一些铁锅、石臼、筛箩、陶罐等工具。
过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地窖内,油灯如豆,映照着三人凝重而紧张的脸庞。
空气里弥漫着硝石的苦涩和硫磺的刺鼻气味。
李恪根据记忆中的知识,指挥着雷老头进行提纯和研磨。
硝石溶于水,重结晶;硫磺小心剔除杂质;木炭选用上好的柳木炭,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每一步都极其小心,避免任何撞击、明火。
“王爷,这……这到底是做何物?为何要如此谨慎?”王德看着那些黑乎乎、黄澄澄的粉末,心中充满了不安。
他从未见过自家王爷对一件事如此专注,又如此……忌惮。
“此物若成,或可声如惊雷,裂石开山。
”李恪的声音在地窖中显得有些空洞,“亦可能,瞬间便将我等炸得粉身碎骨。
” 王德和雷老头闻言,脸色都是一白。
“故而,务必小心,再小心!”李恪强调。
他将初步混合好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