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修士入港,虚实之间

关灯
中的“巨炮”时,林浩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实不相瞒,修士,那所谓‘巨炮’,不过是一根粗铁管,笨重难移,精度极差,发射数次即需冷却,实乃无奈之物,恐污了您的法眼。

    ”他极力贬低,甚至暗示那炮在一次试射后已近乎报废。

     越是遮掩,弗洛伊斯反而越是好奇。

    在他“再三恳求”下,林浩才“勉为其难”地带他远远地看了一眼被帆布覆盖、周围堆满杂物(伪装)的“雷公炮”炮位,并再次强调其“不可靠”。

     这番表演,成功地将弗洛伊斯的注意力从火炮的真实性能上引开,反而让他更加相信猿港的火器水平有限,主要依赖即将到来的葡萄牙援助。

     但林浩知道,仅仅示弱是不够的,必须适时展示一定的肌肉,才能赢得尊重,避免对方得寸进尺。

     于是,在弗洛伊斯停留的最后几日,林浩“恰好”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演习——针对假想敌(稻草人)的燧发枪队齐射和步兵阵列冲锋。

     当三十名燧发枪手在军官口令下,进行快速装填(使用了简化步骤,但依旧比火绳枪快得多)和三轮连贯齐射时,弗洛伊斯的眼睛瞪大了! 虽然林浩解释这是“集中了全部精锐”、“经过长期苦练”才达到的效果,并抱怨燧发枪“故障频发”、“造价高昂”,但那密集而迅捷的火力,依旧给弗洛伊斯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意识到,这位明国领主或许缺乏重武器,但其军队的纪律和轻火力投射能力不容小觑。

     演习结束后,林浩“推心置腹”地对弗洛伊斯叹道:“修士也看到了,我倾尽全力,也不过练就这点微末之技,仅能自保而已。

    未来若想对抗强敌,开拓事业,还需多多仰仗葡萄牙朋友的火炮和指导啊!”他再次将话题引向“求援”和“采购”,姿态放得极低。

     弗洛伊斯带着满满的见闻和一份复杂的心情,以及林浩“孝敬”给科埃略神父的一些“东方奇珍”(玻璃器皿、瓷器),登上了返回的葡萄牙商船。

    他此行并未完成传教的核心任务,但却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明夏浩拥有一定的潜力和价值(尤其是那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但其技术薄弱,急需外部支持,且对信仰态度暧昧,需要长期引导。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