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骨董2

关灯
陶罐,你是从哪弄来的?” 一听“陶罐”两个字。

     那曹圣华的哭声立马停下,猛的抬起头,盯上了那东西。

     直直的盯了十几秒。

     突然眼睛圆瞪,五官扭曲,指着陶罐大喊:“就是它!就是因为这个邪物!” “邪物!那里面有邪魔,邪魔啊!” 曹圣华情绪激动,手腕上的链铐被拽得哗啦啦直响。

     老秦一伸手,又用风衣盖住黑陶罐。

     低头点了一根烟,幽幽地说:“别喊了,事已经出了。

    说说吧,弄明白了,也不让你老婆孩子做了糊涂鬼。

    ” 东西一盖。

     曹圣华的情绪稳定了一些。

     他深深看了一眼老秦,低下头痛苦的讲了起来…… 不愧是老教师。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语言逻辑十分清晰。

     胡不凡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曹圣华退休后,闲着没事。

     手里有点闲钱,退休金又不少,就逐渐迷上了收藏。

     别说,文化人对历史、人文都比较熟悉。

     很快就在圈内混得风生水起,小有名气。

     偶尔在小圈子里倒腾藏品,还能赚点小钱。

     本来小日子过得挺好。

     可就在三天前,老曹去豫州走乡。

     逛了两天古玩街,也没见到什么正经东西,不禁有些失望。

     临走时,进了一家叫“四海居”的古玩店。

     一进门,就被一个黑陶罐吸引住了目光。

     虽然罩在一个满是灰尘的玻璃罩里。

     但是老曹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真东西! 而且是个海淘货。

     陶这种东西,不分什么名窑不名窑的,主要是看年代和器型文化。

     眼前这东西,器型独特。

    缩口圆肚,西瓜般大小。

    属黑陶,质地异常的紧密,上面还阴刻着一种奇怪的纹路。

     看时间,能追溯到隋唐时期。

     关键是这种海淘货,做不了假。

     拿眼前这个陶罐来说。

     在海中大概是半掩在海沙里,一小部分露在外面。

     就这露在外面的一小点,一层层覆盖着各种贝类,如岩石一般。

     这一层层积压下来,没个几百年根本办不到,做假是做不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曹盯着那陶罐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喜。

     可面上却没露出来。

     假装挪开了视线,又看了一会儿别的东西。

     这才向那老板问了价。

     那个戴着瓶底眼镜的老板,好像并不识货。

     乐呵呵的报了一个很低的价格。

     老曹心中暗自窃喜。

     可还是装作不怎么上心的样子,看了几件其他的东西后,才又压了一个更低的价格。

     那老板嘬了半天牙花子,竟然同意了。

     老曹顿时那个高兴啊。

     交钱,包装,抱着陶罐子一路开车回到了津市。

     到了家,就迫不及待的换了一个高档的红酸枝玻璃罩。

     又把宝贝仔细的擦了擦。

     然后给相熟的圈内人打电话。

     说是让朋友们过来给掌掌眼,其实更多的就是显摆。

     这也是圈内人的通病。

     没一会儿,老曹家就坐满了人。

     老曹一边给大家倒着茶,一边讲起了自己是如何捡到这个大漏的。

     整个过程,被他说得充满了传奇色彩。

     引得大家纷纷赞叹,全部都投以了羡慕的目光。

     当时气氛十分热烈。

     有的说这宝贝有多稀罕。

     有的猜测着这宝贝的历史。

     还有的在称赞老曹的眼光独到,运气超高…… 老曹那时心里就一个字:“美!” 可就在这么个时候。

     一个老曹只见过两面的老头,皱着眉头盯着黑陶罐看了半天。

     突然深深的叹了口气: “唉!这东西不吉利,还是别要了,不然……早晚会出事。

    ” 喜欢我在警局破诡案请大家收藏:()我在警局破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