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名单上的灰烬
关灯
小
中
大
安全屋那扇蒙着厚厚污垢的窗户,终于透进了破晓后的第一缕微光。
灰白色的晨光如同迟暮老人的手指,艰难地挤过厚重窗帘的缝隙,斜斜地投射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形成一道歪斜的、朦胧的光柱。
光柱中,无数细小的尘埃在无声地悬浮、旋转、翻涌,在静止的光线里上演着永不停歇的微观风暴。
这景象,像极了林蔷薇此刻的心境——混乱、沉重、无数尖锐的碎片在无声地翻腾。
她坐在那张布满划痕的金属桌前,面前是连接着数据盘的便携式终端屏幕。
幽冷的屏幕蓝光映照着她毫无血色的脸庞,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
她的指尖冰凉,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缓缓划过屏幕上那份刚刚被解析出来的、名为“晨曦孤儿院实验儿童观察记录”的电子表格。
创建日期:2003年9月。
这个日期,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刺入林蔷薇的神经! 比她记忆中进入晨曦孤儿院的时间——那个被火灾阴影笼罩的2003年12月——整整早了三个月!这意味着,早在母亲“失踪”、她被送入孤儿院之前,她的名字,她的基因,她的一切,就已经被记录在这份冰冷的观察名单里了!所谓的“收容”,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实验布局! 表格的设计简洁到近乎残忍。
左侧是孩子的照片——大多是懵懂无知、带着天真的笑容或怯生生的眼神。
右侧则清晰地标注着他们的编号、基因适配度以及实验阶段状态。
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钉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 姓名:林蔷薇 编号:0417 基因适配度:91% 实验阶段状态:γ-7容器候选(一级优先) 照片上的女孩,扎着羊角辫,眼神清澈,正是年幼的她。
那“91%”的高适配度,像一道诅咒,将她标记为最理想的“容器”。
姓名:顾夜寒 编号:0407(比她的0417早了10位!) 基因适配度:87% 实验阶段状态:反向容器(γ-7反制型),机械心适配中(风险等级:高) 照片上的少年,正是她记忆中在保育院初见时那个沉默而戒备的顾夜寒,眼神深处藏着不易察觉
灰白色的晨光如同迟暮老人的手指,艰难地挤过厚重窗帘的缝隙,斜斜地投射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形成一道歪斜的、朦胧的光柱。
光柱中,无数细小的尘埃在无声地悬浮、旋转、翻涌,在静止的光线里上演着永不停歇的微观风暴。
这景象,像极了林蔷薇此刻的心境——混乱、沉重、无数尖锐的碎片在无声地翻腾。
她坐在那张布满划痕的金属桌前,面前是连接着数据盘的便携式终端屏幕。
幽冷的屏幕蓝光映照着她毫无血色的脸庞,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
她的指尖冰凉,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缓缓划过屏幕上那份刚刚被解析出来的、名为“晨曦孤儿院实验儿童观察记录”的电子表格。
创建日期:2003年9月。
这个日期,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刺入林蔷薇的神经! 比她记忆中进入晨曦孤儿院的时间——那个被火灾阴影笼罩的2003年12月——整整早了三个月!这意味着,早在母亲“失踪”、她被送入孤儿院之前,她的名字,她的基因,她的一切,就已经被记录在这份冰冷的观察名单里了!所谓的“收容”,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实验布局! 表格的设计简洁到近乎残忍。
左侧是孩子的照片——大多是懵懂无知、带着天真的笑容或怯生生的眼神。
右侧则清晰地标注着他们的编号、基因适配度以及实验阶段状态。
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钉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 姓名:林蔷薇 编号:0417 基因适配度:91% 实验阶段状态:γ-7容器候选(一级优先) 照片上的女孩,扎着羊角辫,眼神清澈,正是年幼的她。
那“91%”的高适配度,像一道诅咒,将她标记为最理想的“容器”。
姓名:顾夜寒 编号:0407(比她的0417早了10位!) 基因适配度:87% 实验阶段状态:反向容器(γ-7反制型),机械心适配中(风险等级:高) 照片上的少年,正是她记忆中在保育院初见时那个沉默而戒备的顾夜寒,眼神深处藏着不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