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群贤鄙吝欲争功

关灯
永将清剿残余贼军的工作交给了地方州兵,自己带着禁军南下荆州,准备彻底肃清白莲教。

     蔡同鑫父子落了个暂时安宁,反正功劳簿已经递上去了,他二人必定有个好封赏。

     不过蔡同鑫还是从朝中友人处得到一个消息,曲伍在移交军权之前已经往朝廷写了一封战报,内容不详,但想来无非就是在抢功。

     事实上他猜的很准,曲伍在战报中将乐乡之战归功于“禁军南下,匪首自知难以抵挡,进退失措,妄想拼死一搏”,将唐城之战归功于“臣以身作饵引贼兵围攻,使黄将军有溃敌之机”。

     更荒唐的是,兵部竟然有人想要承认曲伍的战功! 原因很简单,曲伍率军出征之后,太子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老皇帝猜忌他伸手兵权,竟然想要从中作梗,让曲伍得不到战功。

     恰巧曲伍贪功冒进,在唐城中伏,险些被贼军歼灭。

     这么一来他非但没有战功,反而有过错在身。

     太子一党的人认为,必须要认定曲伍有功,否则老皇帝怪罪下来,必然会牵连到太子。

     太子也是默许如此,于是兵部连夜炮制了一份新的赏功名单,曲伍的名字俨然在首位。

     右丞相毕景安对此默不作声,自从上次朝堂之上他出言反对曲伍统兵出征后,太子就对他心存芥蒂,这次更改功劳簿也未曾和他通气。

     大朝会之时,便有兵部官员上奏:“陛下,荡寇大将军已击败荆襄贼寇,贼首齐先竹自焚,这是功劳簿,请陛下过目。

    ” 有内侍上前将奏折转奉给老皇帝,老皇帝打开一看,顿时有些傻眼了。

     他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得到了两份密奏,来自于蔡同鑫和黄永,他二人所写内容相差无几,无非是在歼贼数目上有些出入,不过他并不在意,事关自家功劳,肯定要往大了讲。

     但是按照这份功劳簿上所说,根本是相互矛盾嘛。

     乐乡大战的时候,你曲伍距离战场至少有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