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关灯
初夏的金陵城,秦淮河畔的柳絮纷飞如雪,桃花山的工地依旧如火如荼,李珩正坐在漱玉轩二楼临窗的大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只青瓷茶盏,与周若若对饮。

     窗外传来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混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述着昔年边关的传说。

     “听说了吗?北疆又不太平了。

    ”楼下窗外有排队求字文士的声音道:“据说匈奴左贤王阿史那隼,已率三万铁骑南下,攻到了云中郡。

    ” 李珩的手指微微一顿,茶盏中的碧螺春泛起细微的涟漪。

    他抬眼望向窗外,正看见一队禁军匆匆穿过街道,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可不是嘛。

    ”另一人接话道,“我听说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太府寺少卿崔明远主张议和,说是国库空虚,军备不齐...…”。

     “放他娘的臭屁!”一个粗犷的声音突然打断,“我大周立国百年,何时向蛮夷低过头?” 李珩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娘的,老子刚穿越来,一个媳妇儿还没娶进门,狗匈奴来凑什么热闹?还纳岁币?大周若不安稳,老子哪还有心情吃喝玩乐泡妞了? 此时朝堂,紫宸殿内,鎏金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在殿中缭绕。

    皇帝李承昊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阶下争论不休的群臣。

     “陛下!太府寺少卿崔明远手持玉笏,声音急切:“匈奴此番来势汹汹,我军边关守备空虚,不如暂且议和...…”。

     “荒谬!”左金吾卫中郎将裴云烈大步出列,甲胄铿锵作响,阿史那隼不过跳梁小丑,末将愿率精兵三万,定能将其逐出边关! 忠顺王李承烨轻咳一声,慢条斯理道:裴将军勇武可嘉,但国库确实捉襟见肘。

    不如先许以岁币,待来年...…” 王爷此言差矣。

    丞相谢明远出列:“老臣听闻,上月,王爷府上从将作监调走了三百斤精铁...…”。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争执的群臣,最终落在殿外明媚的春光上,久久不语。

     次日清晨,漱玉轩门前人头攒动。

    李珩一袭素色长衫,亲手将两幅墨迹淋漓的诗轴悬挂在二楼窗口之上: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