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判断

关灯
“这是一块出自帕敢场口的料子。

    。

    ”李想在心头暗自说道。

     他并没有赌石的经验,对于翡翠的了解,全都源自于在马老板店中上班的三年时间。

     而这三年时间,经他手切开的料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所谓习惯成自然,每次在拿到需要他切开的料子时候,他都会仔细观察料子的各种特征,而后,在心中将这些特性一一记下。

     李想很聪明,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很强,否则,也考不上一流的大学。

     再加上,平日听到同事们闲聊,谁谁谁赌一块料子,赚了多少多少钱等等话语,让他对赌石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而后又省吃俭用的用为数不多的零花钱,购买了许多关于赌石方面的书籍,自己在家利用闲暇时间,与自己白天上班时候切过的那些料子一一对应,久而久之之下,对于辨认翡翠原石方面,倒是有了一定的水准。

     但是,遗憾的是,奈何他的口袋中没有买料子的本钱,让他一直都没有机会亲自上手赌上一把。

     但他的工作性质,其实就与自己参与赌石没多大区别。

     他没钱买料子,所以,他在每次拿到需要切割的料子之时,都会在自己大脑中想象,这块料子就是自己买下的,然后在心底对自己发出疑问,这样的料子,会开出什么样的翡翠?而后慢慢演变成,为什么会挑中这块料子,这块料子的可赌性有多大。

    。

    。

    等等等等。

     如果要较真一些的说,从事切料子这份工作的师傅多了去了,干几十年的老师傅也是大有人在,凭什么李想就能依靠这三年时间,便能了解翡翠的各种特性,而别人就不行呢?如果干一段时间切料子的工作就能成为一个赌石高手,那么赌石还有什么难的?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天分来解释,例如,同样是9年制义务教育,为什么有人在初中时候,就能被清北以及各大名校特招呢?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成绩有好也有差的。

     有的人在上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