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隋廷册封与榷场之利

关灯
半年了!” 耶律现笑着点头,心里乐开了花:“隋炀帝这老铁,可真是大方!不仅给了我可汗的名分,还送来了这么大一个市场。

    咱们的细盐正好缺个销路,现在有了榷场,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 他顿了顿,又说道:“接下来,咱们要做‘二道贩子’。

    从漠北的部落换来牛羊皮毛,从靺鞨换来人参、海东青和珍珠,再转手卖给中原商人,从中赚取差价。

    另外,隋朝和高句丽打仗,肯定需要大量的盐和肉食,咱们可以把细盐和牛羊肉卖给他们,换更多的铁器和粮食。

    他们打得越欢,咱们赚得越多!” 长老们听完,纷纷点头称赞:“大汗英明!这样一来,咱们契丹汗国的财富,很快就能超过其他草原部落了!” 耶律现心里清楚,财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贸易,获取中原的技术和资源。

    他让人从中原请来更多的工匠,教契丹人打造铁器、纺织丝绸、种植粮食;还让人从中原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虽然大多是儒家经典,但也有一些关于农业、手工业的书籍,为契丹汗国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这天,耶律现站在柳城榷场的高处,看着来来往往的商人,心里充满了感慨。

    曾经的契丹,只是草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连吃饱饭都成问题;如今的契丹汗国,不仅统一了契丹各部,还与隋朝建立了贸易关系,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资源。

    这一切,都离不开细盐这个“敲门砖”,更离不开他对时机的把握。

     “隋炀帝想利用我稳住边境,我却要利用他的册封和榷场,发展壮大契丹。

    ”耶律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等我有了足够的实力,就算隋朝和高句丽打完仗,也不敢轻易招惹契丹汗国了。

    ” 夕阳西下,榷场的商人渐渐散去,留下满场的货物和交易的痕迹。

    耶律现转身离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计划——扩大盐矿的产量,增加商队的规模,训练更多的骑兵,为契丹汗国的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