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临淄朝堂的暗斗与南境烽烟

关灯
及其附庸的军事压力。

    就在隰朋忙于外交斡旋之际,紧急军报如雪片般飞入临淄: 楚军主力不再满足于骚扰粮道,开始大举围攻齐国位于淮河流域的几个重要军事据点。

    同时,楚人鼓动下的淮夷诸部,疯狂攻击徐、蔡等齐国的盟国,徐国告急的烽火一日三至!更糟糕的是,一直与齐国若即若离的郑国,在楚国的威逼利诱下,态度急剧摇摆。

    郑文公竟下令关闭了境内通往齐国的主要关隘,虽未公然投楚,却实质性地断绝了齐国一支潜在援军的通道,并严重影响了齐楚前线与临淄之间的通讯联络。

     隰朋忧心如焚,连夜求见桓公与鲍叔牙。

    “君上,鲍子!南境危矣!楚人见我仲父新丧,欺我国内不安,攻势骤疾。

    徐国若失,则我在淮泗之地再无屏障,楚兵可直逼泗上,威胁鲁、宋!郑国背约,更是雪上加霜!请速发援军,并遣使严责郑伯!” 然而,调兵遣将需要时间,更需要充足的粮秣和一位能征惯战的主帅。

    王子成父虽善战,但独木难支。

    桓公闻报,更是方寸大乱,只是喃喃道:“寡人知之矣……一切……一切皆由仲父与鲍卿、隰卿决断便是……”将难题全数推回。

     就在鲍叔牙、隰朋为国事焦头烂额之际,竖貂、易牙等人却看到了巩固权力、扳倒政敌的绝佳机会。

     他们利用日夜侍奉桓公的便利,对其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柔性情神”攻势。

    桓公因悲伤和衰老而变得脆弱、多疑且贪图安逸,他们便投其所好。

     当桓公为南方战事忧心时,竖貂便一边为他捶腿,一边softy道:“大王何必过于忧心?楚人不过是疥癣之疾。

    我齐国有泰山之固,大河之险,纵使暂时小挫,又何伤霸业根本?鲍大夫和隰司行未免有些小题大做,终日将这些烦心事奏报,惹得大王心绪不宁,龙体堪忧啊。

    ” 当桓公因鲍叔牙的直谏而感到压力时,易牙便端上精心烹制的羹汤,谄媚道:“大王尝此鲜味。

    唉,鲍大夫毕竟是三朝老臣,劳苦功高,只是这脾气……未免太过刚硬。

    他岂知大王失去仲父,心如刀割,正需静养?凡事若都能像小人这般,体恤君心,让大王舒坦些,岂不是更好?” 他们更恶毒的一招,是针对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