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楚王心术、囚徒的价值与缙云初动

关灯
也是一方诸侯,不忍加害。

    然你无故兴兵,干预齐政,挑衅大楚,其罪非小。

    若欲生还故国,需答应寡人几个条件。

    ” 宋襄公猛地睁开眼,生还的希望让他暂时忘记了屈辱:“…楚王请讲。

    ” “其一,宋国需献上黄金万镒、玉璧百双、良马千匹,以为赎金。

    ”兹父嘴角抽搐,这几乎是掏空宋国府库的条件,但他咬牙点头。

    “其二,宋国即刻归还先前所占齐国之地,并承诺永不侵犯。

    ”兹父再次点头,那些地方本也快守不住了。

    “其三,”楚成王语气转冷,“宋国须尊楚为盟主,嗣后诸侯会盟,楚当为执牛耳者。

    宋公需上书周天子,言明此意。

    ”兹父脸色惨白,这等于让他亲手放弃并转让自己梦寐以求的霸权,但性命攸关,他只得艰难颔首。

    “其四,为表诚意,请宋公暂留楚营些许时日,待赎金及盟约事宜办妥,寡人自当礼送归国。

    ” 这最后一条,实为扣作人质,以确保前三条的执行。

    宋襄公彻底瘫软下去,他明白,从此刻起,他不仅是一个囚徒,更成了楚国用来勒紧宋国脖颈的一条锁链。

    他所有的雄心、所有的“仁义”,都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巨大的屈辱感淹没了他,然而,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

     楚成王满意地看着他。

    一个活着的、听话的、信誉扫地的宋襄公,其价值远超一具尸体。

    他下令给予宋襄公相对较好的待遇,实则软禁,同时派出使者,带着苛刻的条件,前往宋国睢阳。

     楚使到达睢阳,宣读楚王条件。

    宋国朝野哗然。

    群情激愤者要求杀了来使,与楚国决一死战,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代理国政的目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深知答应条件,宋国将元气大伤,尊严尽失,沦为楚国附庸;若不答应,兄长性命难保,楚国大军旦夕可至,宋国有亡国之危。

     他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展现了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现实主义态度:“诸君岂不愿战?吾亦愿战!然战必亡国,徒使先君宗庙倾覆,百姓遭屠,有何益处?今楚强我弱,势不如人,唯有暂忍屈辱,存续社稷。

    国君蒙尘,乃国之大耻,然国之存亡,重于君之生死!若能以财货换回国君,保全国体,徐图后计,方为长远之道。

    ” 他最终做出了痛苦但理智的决定:接受楚国的绝大部分条件。

    他尽可能与楚使讨价还价,略减了赎金数量,但在尊楚为盟主和边界问题上未做让步。

    他筹集了巨额赎金,安排交割土地,并准备尊楚文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