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溃败如山与孤臣抉择

关灯
国充满恐惧,但更害怕引火烧身。

    他们或言辞闪烁,或干脆避而不见。

    狐偃煽动的“联名上书”和“遣使劝和”,最终也只停留在少数国家的私下议论层面,未能形成足以让楚国顾忌的国际压力。

     商丘,仿佛成了一座被遗忘的孤岛,在楚军的狂涛怒浪中孤独地摇曳。

    斗椒虽然焦躁,但依仗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并不急于一时,转而采取围困和持续施压的策略,试图拖垮宋人的意志。

    目夷和他的将士们,在绝望中坚守,唯一的慰藉,或许只剩下那远在狄地、尚未可知的晋国公子的承诺。

     狐偃在卫国接到了两条至关重要的消息:齐国反抗军惨败溃散,以及商丘仍在坚守但岌岌可危。

     他立刻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

    齐地亲楚势力暂时解除后顾之忧,可以更全力地镇压内部,楚国东线的压力减轻。

    而商丘一旦陷落,中原格局将彻底改变。

     他不能再等待了。

    狐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离开卫国,北上去狄地,面见公子重耳!他必须将中原的最新剧变——齐国内乱暂息、楚势大张、宋国危殆、以及田穰苴可能来投等所有情况,当面禀报,并力劝重耳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寻求返国之机。

    留在卫国的小规模渗透和游说已经不够,需要重耳这位核心人物,依据新的形势,做出最高层次的战略决策。

     与此同时,他也留下了指示:继续密切关注宋国局势,尽一切可能向商丘输送微小的援助;同时,若田穰苴果真来投,务必以最高礼节接待,护送其前往安全地带。

     狄地的营帐中,公子重耳正与赵衰、胥臣等人研讨兵法政事。

    他或许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南方传来的震动,正在等待着狐偃的消息,等待着那个命运转折点的到来。

    他的目光,似乎已经穿越千山万水,投向了那片战火纷飞、等待着他去搅动风云的中原大地。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