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晋文初立
关灯
小
中
大
绛城的宫阙经历了短暂的动荡后,逐渐恢复了秩序,只是这秩序的主人已然更替。
公子重耳,如今已是晋国新的君主,史称晋文公。
然而,坐上君位仅仅是开始,如何收拾惠公、怀公留下的烂摊子,如何安抚人心、巩固权力,如何兑现对秦国的承诺并在强楚环伺下确立晋国的地位,这一切都如同沉重的冕旒,压在了他的头上。
朝堂之上,虽已清洗了郤芮、吕省的死党,但留下的臣子中,观望者、疑虑者、甚至心怀怨望者仍大有人在。
国库因连年动荡和赏赐大军而空虚,民生凋敝。
北方的狄人听闻晋室内乱,又开始蠢蠢欲动,边境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
晋文公深知,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规模地论功行赏,尤其是酬谢那些陪伴他流亡十九年的患难旧臣。
“狐偃、赵衰、胥臣、魏犨、颠颉……”文公一一念出这些名字,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汝等随寡人颠沛流离,历尽艰险,忠贞不贰,今日得返,皆汝等之力也!”他给予他们最高的爵位和最丰厚的封地,委以重任。
狐偃、赵衰成为执政上卿,胥臣、魏犨等皆位列卿大夫,掌握实权。
这支流亡团队的核心,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中坚力量,确保了政令的畅通和执行的有效。
对于像吕省甥这样关键时刻倒戈的将领,文公也毫不吝啬封赏,兑现了之前的承诺,以此向全国宣示:顺我者昌,只要效忠新君,既往不咎,且有功必赏。
此举有效地安抚了大部分原惠公集团的中下层官员,迅速弥合了政治裂痕。
然而,赏赐亦需有度。
面对空虚的府库,文公采纳狐偃的建议,并未一味依赖加重赋税,而是鼓励耕作,开放山林川泽之利与民,休养生息,并以身作则,削减宫廷用度。
一系列举措渐渐赢得了底层民众的认可。
就在晋文公忙于内政之时,一队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使者冲破重重阻碍,终于抵达绛城。
他们来自商丘,是公子目夷派出的又一批求救使者,几乎是爬着来到了晋文公面前。
“晋侯!救救宋国吧!”使者伏地痛哭,声音嘶哑,“商丘已被围困经年,城中易子而食,析骨而炊!楚人攻势日急,寡君与执政日夜盼晋师如盼甘霖!晋侯乃当世贤君,若再不发兵,宋必亡矣!宋亡,则楚祸北移
公子重耳,如今已是晋国新的君主,史称晋文公。
然而,坐上君位仅仅是开始,如何收拾惠公、怀公留下的烂摊子,如何安抚人心、巩固权力,如何兑现对秦国的承诺并在强楚环伺下确立晋国的地位,这一切都如同沉重的冕旒,压在了他的头上。
朝堂之上,虽已清洗了郤芮、吕省的死党,但留下的臣子中,观望者、疑虑者、甚至心怀怨望者仍大有人在。
国库因连年动荡和赏赐大军而空虚,民生凋敝。
北方的狄人听闻晋室内乱,又开始蠢蠢欲动,边境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
晋文公深知,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规模地论功行赏,尤其是酬谢那些陪伴他流亡十九年的患难旧臣。
“狐偃、赵衰、胥臣、魏犨、颠颉……”文公一一念出这些名字,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汝等随寡人颠沛流离,历尽艰险,忠贞不贰,今日得返,皆汝等之力也!”他给予他们最高的爵位和最丰厚的封地,委以重任。
狐偃、赵衰成为执政上卿,胥臣、魏犨等皆位列卿大夫,掌握实权。
这支流亡团队的核心,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中坚力量,确保了政令的畅通和执行的有效。
对于像吕省甥这样关键时刻倒戈的将领,文公也毫不吝啬封赏,兑现了之前的承诺,以此向全国宣示:顺我者昌,只要效忠新君,既往不咎,且有功必赏。
此举有效地安抚了大部分原惠公集团的中下层官员,迅速弥合了政治裂痕。
然而,赏赐亦需有度。
面对空虚的府库,文公采纳狐偃的建议,并未一味依赖加重赋税,而是鼓励耕作,开放山林川泽之利与民,休养生息,并以身作则,削减宫廷用度。
一系列举措渐渐赢得了底层民众的认可。
就在晋文公忙于内政之时,一队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使者冲破重重阻碍,终于抵达绛城。
他们来自商丘,是公子目夷派出的又一批求救使者,几乎是爬着来到了晋文公面前。
“晋侯!救救宋国吧!”使者伏地痛哭,声音嘶哑,“商丘已被围困经年,城中易子而食,析骨而炊!楚人攻势日急,寡君与执政日夜盼晋师如盼甘霖!晋侯乃当世贤君,若再不发兵,宋必亡矣!宋亡,则楚祸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