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疆阴云

关灯
先轸快步走入正殿时,晋文公刚与狐偃结束关于宋国事务的商议。

    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骤然凝聚的紧张气氛。

     “主公,急报。

    ”先轸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他将那份来自卫国边境的密报呈上,“我军在卫境发现异常。

    有数名行踪诡秘、作商旅打扮之人,但其举止气度绝非商贾。

    经暗中追踪查探,其虽极力掩饰,然遗留物品及口音痕迹,皆指向楚地。

    更可疑者,这些人并未南下返楚,反而绕道迂回,正试图与北方的赤狄、长狄诸部联络。

    ” 晋文公接过帛书,迅速浏览,眉头渐渐锁紧。

    狐偃也凑近观看,面色随之凝重起来。

     “楚人……勾结狄戎?”晋文公放下密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眼中寒光一闪,“败军之将,不敢正面复战,竟欲行此卑劣之举,引狼入室,祸乱中原吗?” 狐偃捋着长须,沉声道:“主公,此计虽毒,却并非无先例。

    昔日尹伊洛之戎祸乱周室,背后未必没有诸侯的影子。

    今楚国新败,力有未逮,欲借狄戎之力牵制我方,搅乱我刚奠定之盟局,使我首尾不能相顾,其心可诛!” 先轸补充道:“北狄诸部,向来散居苦寒之地,彪悍野蛮,劫掠成性,缺乏统属。

    若得楚人暗中资助兵甲、指引路线,甚至许以财帛子女,极易被煽动集结,成大股侵扰之势。

    届时,我北方边境将烽烟四起,我军若北调平乱,则南方楚人必乘虚而入。

    若专注防楚,则北地生灵涂炭,亦损我霸业声望。

    此乃一石二鸟之毒计!” 形势顿时清晰起来。

    山戎先前的小股骚扰,或许只是试探,或者本就是这更大阴谋的前奏和烟雾。

    楚国的沉默之下,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盘算。

     “绝不可让其得逞!”晋文公断然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霸业之基,在于安定中原,攘除外患。

    若任由狄戎践踏北土,我等与诸侯会盟时所言的‘尊王攘夷’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届时威信何存?” 他即刻下令:“先轸,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其一,加派精锐斥候,严密监控所有北上可疑人等,务必查明楚使具体与狄人何部接触,意图为何。

    其二,传令北疆诸城邑,提高警戒,加固城防,收拢边民,准备应战。

    其三,”他看向狐偃,“速遣使者,通报齐、鲁、卫(尤其是与狄邻的卫、晋北疆)、乃至燕国,告知楚人阴谋,呼吁共御狄患。

    尤其是卫国,刚刚经历内乱,国力未复,需重点提醒并给予支持。

    ” “遵命!”先轸领命,眼中闪烁着猎人锁定猎物时的锐利光芒。

    对付阴谋与渗透,正是他这位军事天才的所长。

     狐偃补充道:“主公,此举亦可在诸侯间进一步明确敌我。

    响应者,则为真盟友;迟疑推诿甚至暗中通狄者,其心必异,日后当重点处置。

    ” 晋文公颔首:“正合我意。

    速去办理!” 一场围绕北疆的无声暗战,就此拉开序幕。

    晋国的战争机器,在赢得一场正面大战后,迅速转向应对来自阴影深处的威胁。

     二、郑使的结局与晋国的威慑 与此同时,前往郑国问罪的晋国使臣也回到了绛都,带来了郑伯滑公极其恭顺的答复和丰厚的“赔罪”礼单。

    言辞之卑微,贡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