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漠河的白夜与心跳

关灯
西的人。

     傍晚回到旅舍,老张正在灶间忙活,大铁锅里炖着酸菜和五花肉,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木刻楞房子。

    听说楚凡遇到了江边的吴老头,老张嘿嘿一乐:“那老吴头,是个‘江痴’,一辈子没离开过这条江。

    他那些故事,比江里的鱼还多。

    ” 夜里,楚凡躺在烧得滚烫的火炕上,炕热得烙着后背,却驱散了浸入骨髓的寒气。

    他爬起来,披上外套,走到屋外。

    漠河的夜空,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

    没有一丝云彩,也没有城市光污染的干扰,银河像一条璀璨的、流淌着钻石砂砾的巨大河流,横贯天际。

    星星不再是遥远的点缀,而是密集、明亮、锐利,像冰冷的火焰,几乎要刺伤人的眼睛。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星空。

    浩瀚,深邃,令人心生敬畏,也感到自身的渺小。

    在上海,他透过玻璃幕墙看到的,是被切割成方块的、灰红色的天空。

    而在这里,天与地直接相连,宇宙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面前。

     寒冷很快穿透了外套。

    他回到屋里,再次翻开那本笔记本。

    借着昏黄的灯光,他画下了今天看到的冰封江面,画下了吴大爷佝偻的背影,画下了那条安静的黄狗。

    然后,他在画旁写道: “漠河教给我的第一课:极寒之中,生命的热度更为清晰。

    无论是守江人沉默的祭奠,还是冰层下曾经奔涌的记忆。

    这里的‘北’,不是尽头,而是无数故事沉默生长的起点。

    星空之下,我感到一种近乎残酷的纯净,它正在洗去我从南方带来的所有尘埃与惶惑。

    ”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屋外偶尔传来的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声交织在一起。

    楚凡知道,明天,他将离开漠河,继续向南。

    但这片白色土地馈赠给他的这份关于寒冷、记忆与星空的重量,将永远沉淀在他的行囊里,成为他徒步全球之旅的第一块,也是最坚实的基石。

    他的脚步,因这份重量而显得真实而坚定。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徒步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