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白龙湖的静谧与火山村的炊烟

关灯
在五大连池的第四天,楚凡决定去探访那五个由火山熔岩阻塞白河河道所形成的堰塞湖——五大连池本身。

    他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池(白龙湖)作为此行的重点。

     站在白龙湖畔,一种与石寨的苍茫截然不同的感受扑面而来。

    湖水并未完全封冻,靠近岸边的区域结着晶莹的冰,而湖心大部分水域在冬日灰白的天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近乎墨绿的色泽,光滑如镜,倒映着远处黑龙山与火烧山的锥形轮廓。

    极致的动(火山)与极致的静(湖水),在此地形成了戏剧性的共存。

     他沿着湖边的步道缓缓行走。

    寒风掠过湖面,带来湿润清冷的气息。

    偶尔有不知名的水鸟从未结冰的湖面掠过,留下转瞬即逝的涟漪。

    这里没有喧闹的游客,只有天地间浩大的宁静。

    他找了一块面向湖水的巨石坐下,静静地望着这片因毁灭而诞生的美景。

     一位在湖边散步的本地长者见他独自静坐良久,友善地攀谈起来。

    长者告诉他,这五个池子,在老辈人的传说里,是当年火山喷发时,一条白龙为救百姓,与喷火的恶龙搏斗,最终身躯化作五片湖水,镇住了地火。

     “你看这水,现在多安静。

    ”长者指着湖面,“可它底下,连着的是曾经烧红了的岩浆。

    就像咱这人,过日子看着平静,谁心里还没点过去轰轰烈烈的事儿?” 这充满民间智慧的比喻,让楚凡心中一动。

    外在的宁静,或许正是内在巨大力量的平衡与沉淀。

    讷河的温柔蕴含着驿路的沧桑,而五大连池的静谧之下,奔涌的正是地球最深沉的激情。

     午后,楚凡偏离了核心景区,徒步走向一个位于火山锥脚下的火山村。

    村庄很小,房屋大多用当地的火山石垒砌,低矮而坚固。

    村道旁堆着用于取暖的木材,几只土狗在懒洋洋地晒太阳。

    他看到村民院子里晾晒的干菜,屋檐下挂着的玉米,以及用火山石围起的小菜园,里面竟然生长着绿油油的越冬蔬菜。

     他在村里唯一的小卖部门口买了瓶水,和店主——一位中年大姐聊了起来。

    大姐很健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