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北安中转 · 寻常街巷里的不寻常

关灯
离开五大连池,楚凡选择了一条省道向南行走。

    背上行囊里那块火山石的重量,成为一种奇特的慰藉与提醒,仿佛五大连池那沉寂的力量依旧在支撑着他。

    与来时路上逐渐显现的火山地貌相反,此刻的景观正在缓慢地“回归”典型的东北平原景象。

    开阔的田野再次成为主角,积雪覆盖着等待春醒的黑土地,偶尔掠过的村庄,红砖房顶的烟囱里冒着笔直的炊烟。

     行走了大半日,一种不同于自然景观或历史古镇的氛围开始包围了他。

    路上的车辆明显增多,大多是重载的货车,轰鸣着驶过,带着一种明确的目的性与效率感。

    远方,城市的轮廓线出现在地平线上,不高,但绵延很广,带着工业时代的规整与力量感。

     北安市,到了。

     作为黑龙江省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粮基地,北安给楚凡的第一印象是务实而忙碌。

    它没有漠河的极致,没有嫩江的厚重,没有讷河的灵秀,也没有五大连池的奇崛。

    它像一位沉默而可靠的兄长,支撑着区域的运转。

     楚凡在一条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街道上,找到一家价格实惠的招待所住下。

    房间简朴,窗外能看到交错的老式电线和不远处一个小型工厂的厂房。

    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煤炭和工业尘埃的味道,这是许多东北老工业城市熟悉的气息。

     安顿下来后,他走入北安的街巷。

    时近傍晚,下班的人群裹着厚厚的冬衣,行色匆匆。

    街边的小店灯火通明,喇叭里播放着促销信息。

    他路过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规模甚至超过了嫩江,里面不仅售卖着各种农产品,还有五金、日杂、劳保用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实际,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他随意走进一家客人不少的老式面馆,点了一碗手擀面。

    面是店家现场擀制的,粗犷而有嚼劲,热汤里撒了厚厚的葱花和香菜,配上几片实实在在的酱肉。

    味道说不上惊艳,但足够扎实、温暖,是劳动过后最能抚慰肠胃的食物。

    旁边桌的工人们大声聊着天,内容关乎产量、工钱和家里的孩子,充满了鲜活而生动的市井气息。

     在这里,楚凡感觉自己从一个“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