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林业新声与开往雪原的慢车

关灯
在伊春的最后一天,楚凡决定去探访一个更具当代气息的地方——伊春林业文创园。

    园区由旧时的木材加工厂改造而成,红砖厂房被保留下来,内部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里有关于森林生态的科普展,有利用废弃木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店,还有一家飘着咖啡香的书店。

     在书店里,楚凡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店主,她叫小雅,是林场的第三代。

    她放弃了南方大公司的工作,回到伊春开了这家店。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从大城市回来是倒退。

    ”小雅一边研磨着咖啡豆,一边平静地说,“但我觉得,森林的未来,不能只靠老一辈的守护,也需要我们年轻人用新的方式去重新发现和诠释它的价值。

    ” 她的书店里,售卖着关于树木、生态的书籍,也陈列着本地艺术家以森林为灵感创作的画作和木雕。

    她还会定期组织自然教育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森林,认识植物,聆听鸟鸣。

     “我想让更多人,尤其是下一代,知道这片森林不仅仅是‘木头’,它是我们的根,是故乡,是充满智慧和美学的宝库。

    ”小雅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楚凡点了一杯名为“松间晨露”的特调咖啡,品尝着那份融合了咖啡醇香与松针清冽的独特风味。

    他意识到,这就是伊春森林未来的希望所在——一种承前启后的、充满创造性的守护。

    从老耿那代人的“砍”与“守”,到小雅这代人的“知”与“创”,对森林的理解和情感在代际之间完成了深刻的传承与升华。

     下午,楚凡再次漫步在伊春的街头。

    他看到一个社区广场上,老人们正在用巨大的毛笔,蘸着清水,在光滑的石板上练习书法,水迹在寒冷的空气中很快凝结成冰,字迹却苍劲有力;他看到路边的小摊,依旧在售卖着松子、榛子、猴头菇等山货;他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