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江口的交响与南下的船歌
关灯
小
中
大
在佳木斯的最后一天,楚凡决定完成此行的核心目标——亲眼见证三江口的壮阔。
他乘坐早班车,前往位于同江市的三江口生态旅游区(通常被视为体验三江汇流的最佳地点之一)。
车行在广袤无垠的三江平原上,冬日的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像一张无限延伸的白色画布,偶尔掠过的村庄和防护林带,是这幅画卷上唯一的笔触。
天地间一种极致的开阔与宁静,让人的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
当他终于站在三江口的观景台上时,尽管江面已被冰层统一,但那景象依然足以震撼心灵。
松花江在此与黑龙江汇合,由于水质、流速(在液态时)不同,冰封的江面上依然能看出隐约的色差与纹理区别,想象着夏日“泾渭分明”的奇观。
视野所及,江面浩渺,直至水天相接之处,一种地理意义上的宏大感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北大仓”的核心地带,是无数河流汇聚、亿万黑土沉积形成的中国大粮仓的起点。
寒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角,也仿佛吹来了历史的回响——闯关东先民的木船、开发北大荒的履带、以及如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三江口,是自然地理的奇观,更是人文历史的交汇点。
他在观景台附近,看到了一座古老的赫哲族渔村遗址的说明牌。
赫哲族,这个以渔猎为生、人口极少的民族,曾是这片三江沃土最早的守护者之一。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那首熟悉的《乌苏里船歌》旋律,不由自主地在他心中响起。
现代农耕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古老的、与自然共生的人文印记,依然值得被铭记。
下午,他带着满心的壮阔与沉思返回佳木斯市区。
他没有再去探寻新的地点,而是再次来到沿江公园,找了一处面向松花江的长椅坐下。
他看着冰封的江面,看着远处柳树岛的轮廓,看着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寒鸟。
佳木斯这三日的印象——江城的开阔、“
他乘坐早班车,前往位于同江市的三江口生态旅游区(通常被视为体验三江汇流的最佳地点之一)。
车行在广袤无垠的三江平原上,冬日的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像一张无限延伸的白色画布,偶尔掠过的村庄和防护林带,是这幅画卷上唯一的笔触。
天地间一种极致的开阔与宁静,让人的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
当他终于站在三江口的观景台上时,尽管江面已被冰层统一,但那景象依然足以震撼心灵。
松花江在此与黑龙江汇合,由于水质、流速(在液态时)不同,冰封的江面上依然能看出隐约的色差与纹理区别,想象着夏日“泾渭分明”的奇观。
视野所及,江面浩渺,直至水天相接之处,一种地理意义上的宏大感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北大仓”的核心地带,是无数河流汇聚、亿万黑土沉积形成的中国大粮仓的起点。
寒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角,也仿佛吹来了历史的回响——闯关东先民的木船、开发北大荒的履带、以及如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代化农业机械。
三江口,是自然地理的奇观,更是人文历史的交汇点。
他在观景台附近,看到了一座古老的赫哲族渔村遗址的说明牌。
赫哲族,这个以渔猎为生、人口极少的民族,曾是这片三江沃土最早的守护者之一。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那首熟悉的《乌苏里船歌》旋律,不由自主地在他心中响起。
现代农耕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古老的、与自然共生的人文印记,依然值得被铭记。
下午,他带着满心的壮阔与沉思返回佳木斯市区。
他没有再去探寻新的地点,而是再次来到沿江公园,找了一处面向松花江的长椅坐下。
他看着冰封的江面,看着远处柳树岛的轮廓,看着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寒鸟。
佳木斯这三日的印象——江城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