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吉林市素描 · 松花江的雾凇与北山的风铃
关灯
小
中
大
列车离开延边,在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向西行驶。
窗外的景致从朝鲜族风情浓郁的边境风光,逐渐过渡到更典型的吉林省中部地貌。
当“吉林”的站牌出现在眼前时,一种沉稳、大气而又不失灵秀的城市气息隐隐传来。
吉林市,这座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曾是吉林省的省会。
它没有哈尔滨那般浓烈的异域风情,也不似延边那般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更像一位底蕴深厚、气度从容的世家子弟,静静地坐落在松花江畔。
楚凡在靠近松江中路的地方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推开窗户,清冽的江风便涌入房间,带着湿润的水汽。
不远处,便是蜿蜒流淌的松花江,尽管已是严冬,但这段流经市区的江面却因上游丰满水电站的放水,并未完全封冻,江面上雾气蒸腾,构成了着名的“吉林雾凇”形成的独特条件。
安顿好后,他立刻沿着松江路行走。
江岸被装扮成冰雪乐园,各式冰雕雪塑在阳光下晶莹剔目。
而对岸的树木,尤其是垂柳,因着江面弥漫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枝头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这便是“雾凇”了。
虽然不是最佳观赏时节,但那玉树琼枝的景象,依然给这座北国江城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诗意。
第二天,楚凡起了一个大早,专程前往雾凇岛。
虽然岛上最佳的雾凇景观需要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他想近距离感受这片孕育奇观的土地。
清晨的松花江畔寒气逼人,江雾如轻纱般笼罩四野,岸边的树木都成了洁白的珊瑚状,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仿佛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他看到一个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耐心等待着光线最美的时刻。
这份因自然造化而生的、短暂而极致的美,成为了吉林市递给他的第一张名片。
下午,他从江畔转向山峦,
窗外的景致从朝鲜族风情浓郁的边境风光,逐渐过渡到更典型的吉林省中部地貌。
当“吉林”的站牌出现在眼前时,一种沉稳、大气而又不失灵秀的城市气息隐隐传来。
吉林市,这座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曾是吉林省的省会。
它没有哈尔滨那般浓烈的异域风情,也不似延边那般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更像一位底蕴深厚、气度从容的世家子弟,静静地坐落在松花江畔。
楚凡在靠近松江中路的地方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推开窗户,清冽的江风便涌入房间,带着湿润的水汽。
不远处,便是蜿蜒流淌的松花江,尽管已是严冬,但这段流经市区的江面却因上游丰满水电站的放水,并未完全封冻,江面上雾气蒸腾,构成了着名的“吉林雾凇”形成的独特条件。
安顿好后,他立刻沿着松江路行走。
江岸被装扮成冰雪乐园,各式冰雕雪塑在阳光下晶莹剔目。
而对岸的树木,尤其是垂柳,因着江面弥漫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枝头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这便是“雾凇”了。
虽然不是最佳观赏时节,但那玉树琼枝的景象,依然给这座北国江城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诗意。
第二天,楚凡起了一个大早,专程前往雾凇岛。
虽然岛上最佳的雾凇景观需要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他想近距离感受这片孕育奇观的土地。
清晨的松花江畔寒气逼人,江雾如轻纱般笼罩四野,岸边的树木都成了洁白的珊瑚状,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仿佛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他看到一个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耐心等待着光线最美的时刻。
这份因自然造化而生的、短暂而极致的美,成为了吉林市递给他的第一张名片。
下午,他从江畔转向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