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衙点卯循常例 冷案寻踪觅父助

关灯
,仔细尔等皮肉!” 众人喏喏。

     王书吏去,气氛稍缓。

    赵大胡子拍凌云肩:“小子,既来了,莫闲站。

    明府虽未明言,那案…你自家斟酌。

    再去探探,撞撞运气,强似呆立。

    ” “谢赵头儿点拨。

    ”凌云颔首。

    此正合他意。

     他需重勘现场。

    非以昔日懵懂少年之眼,乃凭浸淫现代逻辑与刑侦思维之学人目。

     郑秀才宅在城西,巷陌尚算整洁。

    小户院落,白墙灰瓦,此刻门扉紧闭,悬着官锁,透几分凄清。

     绕院一周。

    墙垣不高,却无攀痕。

    门前青石板路,昨日犹有纷乱足迹,今已叫行人步履风吹得漫漶。

     推门,锁锢甚牢。

    凑近门隙内望,庭除寂寥,地面洒扫过,无异状。

     邻舍老妪闻声探头,见衙役服饰,迅即缩回。

     线索似已尽绝。

    原身正是在此一无所获,反因催逼过甚遭迁怒。

     凌云立于门前,眉峰紧蹙。

    现场毁损严重,时过数日,气息痕迹几近消散。

    空有智术,却无技可施,巧妇难为。

     日头渐高,照得身暖,臀腿伤处又隐隐作痛。

     若循旧辙,必得覆辙。

     他蓦然转身,目投城东。

     原身之父,凌老吏。

    半世胥吏,老于案牍,前岁方因伤乞退。

    于宁海县三教九流、闾巷阴私之谙熟,远非己能及。

     或可,以老吏土法,佐以新思,撞出星火。

     不再踌躇,忍痛加快步履,朝记忆里陋巷深处的家宅行去。

     推开那扇熟悉的斑驳木门时,正见凌老汉佝偻着背,在院中吃力劈柴,一腿显是跛蹇。

     闻声抬头,古铜面庞掠过复杂神色——忧、愧,兼一丝难察的疚。

     “阿爷。

    ”凌云开口,声线干涩,“…衙中职事,不可废。

    郑娘子案,儿需查下去。

    ” 老汉掷下柴刀,长叹:“你这身子…还查甚?明府未再催逼…” “儿需自证。

    ”凌云截断其言,目光沉静,“阿爷经验老道,助我再勘现场。

    或有幽微处,儿目力不逮。

    ” 凌老汉怔然,浑浊老眼细审儿子一番。

    只觉这孩儿挨了死打后,气象迥异——怯懦褪去,添了种看不懂的沉定与…决绝。

     默然片刻,老汉蹒跚入屋,取出根磨得油亮的旧烟斗,别于腰后。

     “走。

    ”沙哑吐出一字,“老子这点老面皮,总不致教你再吃棍棒。

    ”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衙役凌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