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官省亲排场盛 富商夜宴结新交
关灯
小
中
大
时值六月盛夏,海塘提举局繁杂筹备事中,光阴飞逝。
此一日,宁海县城内外忽地戒备森严,清水洒街,黄土垫道。
衙役尽出,沿官道两侧肃立。
知县王知远率县丞、主簿、赵师爷等一众属官,并县中有头脸的士绅耆老,早早便齐聚城外十里长亭,翘首以盼。
凌云身为海塘提举局勾当,亦身着簇新吏服,位列其中。
他心下好奇,低声询身旁同僚:“此是迎候哪位大人?如此阵仗?” 同僚压低声线,带敬畏道:“凌勾当尚不知?是咱宁海县出去的骄矜,现任兵部尚书的陈老大人!闻陈老大人高堂近日玉体微恙,老大人特向朝廷告假,归乡省亲!今日便至!” 凌云心下一震。
此乃真正的朝廷亲贵重臣,手握权柄,地方官见之无不敬畏三分!怪道明府如此兴师动众。
午时方过,远处官道尘头大起,旌旗招展。
一支浩浩荡荡队伍缓行而来。
前有鸣锣开道的仪仗,随后是高擎绘虎纹、上书“兵部尚书”牌匾的官差,中间是一顶八人抬的银装肩舆,轿旁跟着众多青衣小帽的随从、护卫,后尚有装载行囊的马车,队伍绵延近百步,威仪赫赫! 王知远见状,忙整衣冠,率众快步迎上。
队伍于长亭前停驻。
轿帘掀开,一位身着紫袍、腰束玉带、悬佩银鱼袋。
面容清癯、不怒自威的中年官员,在随从搀扶下,缓步下轿。
王知远立上前,躬身长揖,声极恭敬:“下官宁海知县王知远,率阖县属官士绅,恭迎陈老大人荣归故里!老大人一路风尘,辛苦了!” 那陈尚书面色略显疲惫,然目光锐利如鹰,淡淡扫过眼前黑压压一片躬身相迎的人群,只于王知远并几位年高德劭的乡绅身上略作停留,微颔首,声平淡:“王明府不必多礼。
本官此次乃私行省亲,不宜惊动地方,劳烦诸位远迎,心领了。
” 虽是谦辞,语气中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疏离与威严。
王知远连道“不敢”,又介绍了县丞、主簿等主要属官。
陈尚书也只淡淡颔首致意,未多言。
至于凌云此等低阶吏员,更是连被引见的资格都无,只能随大众躬身行礼,连抬头直视的勇气都欠奉。
简单寒暄数句后,陈尚书便以“旅途劳顿,需先行歇息”为由,重登轿。
大队人马再启程,在知
此一日,宁海县城内外忽地戒备森严,清水洒街,黄土垫道。
衙役尽出,沿官道两侧肃立。
知县王知远率县丞、主簿、赵师爷等一众属官,并县中有头脸的士绅耆老,早早便齐聚城外十里长亭,翘首以盼。
凌云身为海塘提举局勾当,亦身着簇新吏服,位列其中。
他心下好奇,低声询身旁同僚:“此是迎候哪位大人?如此阵仗?” 同僚压低声线,带敬畏道:“凌勾当尚不知?是咱宁海县出去的骄矜,现任兵部尚书的陈老大人!闻陈老大人高堂近日玉体微恙,老大人特向朝廷告假,归乡省亲!今日便至!” 凌云心下一震。
此乃真正的朝廷亲贵重臣,手握权柄,地方官见之无不敬畏三分!怪道明府如此兴师动众。
午时方过,远处官道尘头大起,旌旗招展。
一支浩浩荡荡队伍缓行而来。
前有鸣锣开道的仪仗,随后是高擎绘虎纹、上书“兵部尚书”牌匾的官差,中间是一顶八人抬的银装肩舆,轿旁跟着众多青衣小帽的随从、护卫,后尚有装载行囊的马车,队伍绵延近百步,威仪赫赫! 王知远见状,忙整衣冠,率众快步迎上。
队伍于长亭前停驻。
轿帘掀开,一位身着紫袍、腰束玉带、悬佩银鱼袋。
面容清癯、不怒自威的中年官员,在随从搀扶下,缓步下轿。
王知远立上前,躬身长揖,声极恭敬:“下官宁海知县王知远,率阖县属官士绅,恭迎陈老大人荣归故里!老大人一路风尘,辛苦了!” 那陈尚书面色略显疲惫,然目光锐利如鹰,淡淡扫过眼前黑压压一片躬身相迎的人群,只于王知远并几位年高德劭的乡绅身上略作停留,微颔首,声平淡:“王明府不必多礼。
本官此次乃私行省亲,不宜惊动地方,劳烦诸位远迎,心领了。
” 虽是谦辞,语气中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疏离与威严。
王知远连道“不敢”,又介绍了县丞、主簿等主要属官。
陈尚书也只淡淡颔首致意,未多言。
至于凌云此等低阶吏员,更是连被引见的资格都无,只能随大众躬身行礼,连抬头直视的勇气都欠奉。
简单寒暄数句后,陈尚书便以“旅途劳顿,需先行歇息”为由,重登轿。
大队人马再启程,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