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沈潇的打算
关灯
小
中
大
“主公,既然收降白波,我们就得先安排白波的事情,还得应复董卓。
” 议事营房中沈潇首先发言。
刘备问:“董卓会来攻打白波是真的?” “当然!”沈潇回道:“为了面子董卓肯定会来,我们的先发制人。
” “怎么个先发制人?”关羽眉头皱起。
沈潇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 “董卓现在沉迷洒色,已经没有雄心,不出两年长安必定发生大乱,我们现在假意投靠董卓。
” “面子不重要,我们先把河东,河内两郡拿下。
” 经过沈潇的分析,刘备等人豁然开朗。
接着他又开始分析起眼下的局面。
“主公,咱们现在人有了,地盘也有了,但摊子铺得太大,管理必须跟上。
” “内政方面,属下举荐一人,主公的同乡,简雍简宪和。
” “此人长于辞令,更擅治理,请他来梳理内政,定能为主公分忧。
” 刘备点头:“宪和确实是个人才,我这就修书请他前来。
” 沈潇继续道:“军事上,关将军、张将军勇冠三军,如今又得徐将军相助,正是厉兵秣马之时。
” “挑选精壮,编练新军,此事便拜托三位将军了。
” 关羽、张飞、徐晃齐声应诺。
“还有那三百工匠,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
”沈潇语气加重了几分。
“让他们都动起来,每人带十个徒弟,技术不许藏私。
” “带出一个合格的徒弟,奖励五贯钱,多带多得,上不封顶!” “主公,这年头,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工匠越多,咱们底子越厚,多多益善啊!”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此法甚好。
“那剩下的大量人口如何安置?”刘备问出了关键。
“不能让他们闲着,也不能让他们再像以前那样流窜。
”沈潇早有腹稿。
“组织起来,开垦荒地,就叫‘民垦’吧。
” “以百人为一队,互相帮衬,人多力量大,也能抵御风险。
” “每人先分五亩地,大家一起耕种。
但这地,是公家的,不许买卖,省得以后又被那些大户吞并了去。
” “至于咱们的兵,”沈潇话锋一转,“得让他们有盼头,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 “凡是入伍的士卒,即分田十亩,这田是他们自己的私产。
” “第一年,免税。
” “往后,只收两成租子。
” “若是遇到天灾,核实清楚了,可以申请免缴。
” “这……”在场诸将闻言,都有些动容。
沈潇没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万一在战场上受了伤,不能再冲锋陷阵了,也不能不管。
” “伤势较轻的,可以回来担任民垦队的队长,或者负责地方治安,总得有条活路。
” “伤得重的,不能自理的,主公养着!” “他们的家人,根据伤情,多分给十亩到二十五亩不等的田地。
” “倘若……不幸战死,”沈潇的声音低沉了些,“其家属,一次性分给五十亩地!” “他的子女,主公负责抚养到成人!” 此言一出,就连关羽、张飞这等铁汉,脸上也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徐晃更是心头剧震,他从未听过如此优待士卒,百姓的政策。
刘备站起身,走到沈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生之策,真乃安民强军之良方!” “就依先生所言!” “至于属下!” 沈潇接着说,“我想带着叔至和一些钱财去长安走一趟,看能不能说动董卓。
” “去长安?”刘备的声音一下子绷紧了,“先生,万万不可!董卓残暴,朝中混乱,此去太过凶险!” 帐内气氛瞬间凝重,关羽、张飞、徐晃等人也都看向沈潇,面露忧色。
“主公,险是险了点。
”沈潇做出很无奈的动作,“但咱们现在顶着‘白波贼’的名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 “董卓再不堪,那也是挂着‘朝廷’的名号。
咱们先去拜个码头,弄个官方身份,以后行事能方便不少,至少名正言顺。
”
” 议事营房中沈潇首先发言。
刘备问:“董卓会来攻打白波是真的?” “当然!”沈潇回道:“为了面子董卓肯定会来,我们的先发制人。
” “怎么个先发制人?”关羽眉头皱起。
沈潇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 “董卓现在沉迷洒色,已经没有雄心,不出两年长安必定发生大乱,我们现在假意投靠董卓。
” “面子不重要,我们先把河东,河内两郡拿下。
” 经过沈潇的分析,刘备等人豁然开朗。
接着他又开始分析起眼下的局面。
“主公,咱们现在人有了,地盘也有了,但摊子铺得太大,管理必须跟上。
” “内政方面,属下举荐一人,主公的同乡,简雍简宪和。
” “此人长于辞令,更擅治理,请他来梳理内政,定能为主公分忧。
” 刘备点头:“宪和确实是个人才,我这就修书请他前来。
” 沈潇继续道:“军事上,关将军、张将军勇冠三军,如今又得徐将军相助,正是厉兵秣马之时。
” “挑选精壮,编练新军,此事便拜托三位将军了。
” 关羽、张飞、徐晃齐声应诺。
“还有那三百工匠,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
”沈潇语气加重了几分。
“让他们都动起来,每人带十个徒弟,技术不许藏私。
” “带出一个合格的徒弟,奖励五贯钱,多带多得,上不封顶!” “主公,这年头,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工匠越多,咱们底子越厚,多多益善啊!”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此法甚好。
“那剩下的大量人口如何安置?”刘备问出了关键。
“不能让他们闲着,也不能让他们再像以前那样流窜。
”沈潇早有腹稿。
“组织起来,开垦荒地,就叫‘民垦’吧。
” “以百人为一队,互相帮衬,人多力量大,也能抵御风险。
” “每人先分五亩地,大家一起耕种。
但这地,是公家的,不许买卖,省得以后又被那些大户吞并了去。
” “至于咱们的兵,”沈潇话锋一转,“得让他们有盼头,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 “凡是入伍的士卒,即分田十亩,这田是他们自己的私产。
” “第一年,免税。
” “往后,只收两成租子。
” “若是遇到天灾,核实清楚了,可以申请免缴。
” “这……”在场诸将闻言,都有些动容。
沈潇没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万一在战场上受了伤,不能再冲锋陷阵了,也不能不管。
” “伤势较轻的,可以回来担任民垦队的队长,或者负责地方治安,总得有条活路。
” “伤得重的,不能自理的,主公养着!” “他们的家人,根据伤情,多分给十亩到二十五亩不等的田地。
” “倘若……不幸战死,”沈潇的声音低沉了些,“其家属,一次性分给五十亩地!” “他的子女,主公负责抚养到成人!” 此言一出,就连关羽、张飞这等铁汉,脸上也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徐晃更是心头剧震,他从未听过如此优待士卒,百姓的政策。
刘备站起身,走到沈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生之策,真乃安民强军之良方!” “就依先生所言!” “至于属下!” 沈潇接着说,“我想带着叔至和一些钱财去长安走一趟,看能不能说动董卓。
” “去长安?”刘备的声音一下子绷紧了,“先生,万万不可!董卓残暴,朝中混乱,此去太过凶险!” 帐内气氛瞬间凝重,关羽、张飞、徐晃等人也都看向沈潇,面露忧色。
“主公,险是险了点。
”沈潇做出很无奈的动作,“但咱们现在顶着‘白波贼’的名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 “董卓再不堪,那也是挂着‘朝廷’的名号。
咱们先去拜个码头,弄个官方身份,以后行事能方便不少,至少名正言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