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匠户营

关灯
——只有一个又黑又硬的窝头和一勺看不见油花的菜汤。

     凌云默默地接过,没有争辩。

    他坐在通铺的角落,啃着窝头,喝着寡淡的菜汤,听着周围工匠们疲惫的抱怨和鼾声,感受着身下稻草的刺痒和空气中弥漫的酸臭味。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从顶级实验室到中世纪匠户营的通铺,落差巨大,但他心中却没有太多沮丧,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这是最底层,也是最能看清问题的地方。

     第二天,他依旧被安排粘羽毛。

    速度依旧慢得令人发指,质量依旧糟糕。

     但他观察得更仔细了。

    他发现鱼胶的浓度和温度会影响粘合效率和牢固度。

    他发现羽毛的修剪方式和粘合角度有一个大致的最优区间。

    他甚至注意到运送箭杆的杂役路线不合理,浪费了时间。

     第三天,他粘的速度稍微快了一点,质量依旧不稳定。

    但他开始趁王管事不注意时,慢慢挪动位置,靠近铁匠炉和火铳作坊,目光贪婪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鼓风机的结构、燃料的种类、钻杆的材质和固定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怪异举动很快引起了注意。

    不止是王管事偶尔投来的不耐烦的目光,还有几个明显是监工的人,时常在不远处冷漠地注视着他。

    他知道,那是马三宝或者张总旗的眼线。

     第四天,他粘羽毛时,“不小心”打翻了一盆调配过稠的鱼胶。

    在清理混乱时,他“无意”中用手指沾了不同浓度的鱼胶测试粘度,又“顺手”将旁边一捆未被修剪的羽毛按照一个更高效的方式粗略整理了一下。

     这些微小的动作,都被角落里的一个监工看在眼里。

     第五天,凌云依旧在和羽毛斗争。

    下午,王管事阴沉着脸走过来,身后跟着张总旗。

     “你,别粘这鸟毛了!”王管事没好气地说,“滚去铁匠那边,李头儿那儿缺个拉风箱的!真是晦气,粘个毛都干不好!” 拉风箱?那是更重的体力活,但对凌云来说,却是靠近核心生产环节的机会! 他脸上做出惶恐和为难的样子,拄着棍子艰难地站起来:“管事,我这腿……” “死不了!赶紧去!”王管事不耐烦地挥手。

     张总旗冷眼旁观,淡淡道:“马公公说了,让你多试试不同的工位。

    ” 凌云心中了然。

    这是马三宝对他的进一步观察和测试。

    粘羽毛的“无能”表现,或许反而让他们放松了些警惕,同时也在试探他到底在“工匠”一事上有几分成色。

     “是,是。

    ”凌云连忙应声,一瘸一拐地走向铁匠区域。

     铁匠组的头儿李师傅是个膀大腰圆、面色黝黑的壮汉,对塞过来一个瘸子十分不满,但碍于王管事和张总旗,只得骂骂咧咧地让凌云去负责一个辅助炉子的风箱。

     拉风箱是个枯燥而耗费体力的活计,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节奏为炉火供风。

    凌云默默地拉着,手臂很快酸麻,但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炉火上。

     他观察着火焰的颜色、温度的变化与风箱节奏、燃料添加的关系。

    现有的风箱是简单的皮橐式,效率低下,鼓风不均匀,导致炉温波动很大,极大影响了锻打质量。

     干了半天,他浑身都被汗湿透,左腿也开始隐隐作痛。

    休息时,他坐在炉边,看着李师傅懊恼地将一块因为受热不均而锻裂的铁料扔进废料堆。

     凌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拄着棍子凑过去,小心翼翼地问:“李师傅,这炉火……好像时而太旺,时而又弱下去,是不是风箱不太好用?” 李师傅正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你个拉风箱的废物,拉不动了就直说!关风箱屁事!这他娘的就这玩意!” 凌云没有退缩,继续低声说:“小子以前……家里打铁时,用的风箱好像不太一样,进风更稳些。

    要不要……试试稍微改动一下风箱里面的活门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