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风雪遇仲玉

关灯
遇,“崔兄这是……赴宴归来?”他目光扫过崔?身后御史府方向,并无过多探究,只带着朋友间的关切。

     “王公……公子,”崔?稳住心神,“确是自御史王素大人府中赴宴归家。

    不知公子深夜在此……”风雪更紧,巷内不宜久立。

    他将斗篷裹紧了些,这温暖抵挡了刺骨寒风,却也让心绪愈发微妙。

     “巧了不是!”王介之拍手笑道,“小弟也是探望家姐,晚些方归。

    家姐就住前面不远。

    ”他随意地指了指前方巷子深处一片灯火通明的高门大院区域——方向正是城南枢密使、重臣云集之地的延伸!“出来透口气,想看看风雪汴京夜景,谁知竟遇故人!崔兄若不嫌弃寒舍简陋,不如到舍下小酌一杯暖暖身子?几步路便到!”他语气热络真诚,眼神坦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承公子厚情,感激不尽。

    ”崔?拱手,心中警铃微作,“然夜深雪大,且学生住处偏远,恐不便叨扰公子府上清净。

    ” “哎,崔兄还是这般客气。

    ”王介之略显无奈地摇头,笑容不减半分,“也罢,风雪路滑,崔兄孤身归去,小弟亦难心安。

    这样,我送崔兄一程!你我边走边聊如何?许久不见,正想问问崔兄那书坊抄书的进益,还有州桥‘神笔’是否更上层楼了?”他说话间已自然而然与崔?并肩而行,朝着护龙河方向走去,玄色斗篷在雪光下泛着幽暗的微光。

     风雪扑面,崔?与其并肩,脚下积雪湿滑。

    王介之谈兴颇浓,从书坊魏老的铁事,到州桥泼皮的可恶,再到昨日偶然听闻某位翰林称赞某位年轻举子书艺超群(虽未点名,崔?心中了然是自己)……言语风趣幽默,一如初次相识,令人如沐春风。

     崔?心中的疑虑却未消散。

    在这权贵府邸密布的内城深巷深夜“巧遇”?还“恰巧”住在不远处?更精准点出自己赴王素之宴归来? 行至一片临河空旷无院墙遮挡的开阔地带,寒风毫无阻碍地狂啸,冰冷如刀。

    王介之似乎也觉寒意难耐,忽地话题一转,笑意中带上一丝崔?熟悉的好奇光芒: “对了,说起州桥……前几日听闻崔兄曾在城南枢府李家……一展妙笔,留下画作?不知是真是假?”他偏头看着崔?,风雪中眼神亮得惊人。

     崔?脚步未停,心中骤凛!对方终究还是提到了李府!他淡然道:“确有此事。

    应李府主母之请,为府中小公子画了一幅玩雪小像而已。

    ” “哦?果然!”王介之脸上浮起更深的笑容,带着几分孩子气般的炫耀:“崔兄画艺通神,小弟早就深知!家姐昨夜赏玩那幅画作,直夸妙绝!竟似将那顽童魂魄都勾了出来,更胜平日百倍!连带着把我这小舅都教训了一顿,说什么‘你看人家崔生,寒门志坚,书画双绝!你整日里只会呼朋引伴,尽兴山水!’”他学着妇人娇嗔的语气,惟妙惟肖,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狡黠。

     “家姐”?“小舅”? 崔?心中如遭电击!脚步几乎微不可察地一顿! 枢府李宅主母——王氏! 王介之称其为“家姐”! 那他……岂不是兵部侍郎李佑甫的小舅子?王夫人的嫡亲兄弟?! 所有看似巧合的线索瞬间贯通!州桥初遇的热情豪阔、墨韵书坊的精准引荐、今夜这场风雪巷口的“偶遇”……原来并非无根浮萍! 王介之似乎浑然不觉崔?内心的波澜起伏,依旧带着轻松调侃的语气:“家姐那人吧,眼光是极刁钻的,轻易不夸人,尤其是外人。

    崔兄你那幅画,可是狠狠给她长了脸面!”他话锋又忽然压低,带着一点亲昵的好奇:“昨夜家姐还念叨,说……说你连她备下的那套上好的‘东坡遗砚’和‘湖颖紫毫’,都未曾开封使用?崔兄你这可是……暴殄天物啊!我那姐夫(意指李佑甫)上次见了那砚都眼热呢!” 字字句句,轻描淡写又掷地有声!点明他与李家的亲缘,点破王夫人对那幅画作的高度评价,更毫不掩饰地道出了对崔?未用豪华画具的“遗憾”!这是试探?还是王家姐弟对这位寒门才子的某种执着关注的流露? 崔?心中雪亮,面上却沉静如初。

    迎着更加凛冽的风雪,他缓缓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