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超级计算机的初始化

关灯
始”的虚拟按钮。

    苏青竹也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主监控屏幕上。

     “初始化完成。

    ”陈醒低声说,像是在宣布一个庄严的仪式,“开始运行。

    ” 他按下了按钮。

     一瞬间,仿佛能感受到周围那庞大的钢铁森林内部,某一部分的“呼吸”节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监控终端上,代表计算负载的曲线猛地向上窜升,从几乎平坦的基线瞬间拉高到一个显着的水平!任务状态栏从“等待”变成了刺眼的“运行中”。

     庞大的算力开始被调动,无形的电流在亿万晶体管间奔腾,按照陈醒编写的、那套迥异于传统物理计算的规则,开始在虚拟的离散格点空间中,演绎着一场关于“能量图谱”生成的神秘戏剧。

     最初的几分钟,屏幕上只有快速滚动的、代表规则迭代次数的数字,以及反映系统整体负载和内存占用的技术指标。

    模拟结果需要经过一定次数的迭代,待系统稳定后才会输出。

     等待是煎熬的。

    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

    陈醒紧紧盯着负载曲线,生怕它出现异常的波动,那可能意味着代码存在隐藏的bug(错误)导致崩溃。

    苏青竹则不时查看系统日志,确保没有出现内存溢出或数据校验错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半小时,一小时……负载曲线稳定在高位,表明计算正在持续进行,没有中断。

     “看!第一个中间结果快出来了!”陈醒指着屏幕上一个进度提示。

    根据设置,模拟程序每完成一千次全局规则迭代,就会输出一次当前格点空间的宏观状态快照,并计算几个关键的特征量,如“图谱有序度”、“能量集中度”等。

     第一次快照数据弹出。

    格点空间的状态图还显得十分混乱,如同电视雪花噪点,有序度和能量集中度都非常低。

    这在意料之中,规则迭代刚开始,系统还处于初始的混沌状态。

     他们耐心等待着。

    第二个一千次迭代快照,混乱度似乎降低了一点,但依旧没有明显的结构。

     第三个,第四个……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个小时。

    屏幕上的状态图依旧是一片令人沮丧的、不断闪烁变化的无序斑点。

    陈醒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某个参数设置出了问题,或者他的离散规则本身存在根本性的缺陷,根本无法演化出有序结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青竹递给他一瓶水,轻声说:“才六个小时,别急。

    按照模型推导,从混沌到出现稳定宏观图案,可能需要一个临界数量的迭代。

    ” 陈醒点了点头,强迫自己冷静。

    他知道苏青竹说得对,但理论推导和实际模拟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天堑。

     第八个小时,第十次快照。

    当图像刷新出来时,陈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