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净魂池考

关灯
林曦蜷缩在石屋的潮湿角落里,指尖在冰冷的地面上无意识地划动。

    通言印在舌下散发出一种低频的、近乎灼痛的震颤,不再是与异类沟通的桥梁,反而成了接收这座“净魂莲池”庞杂信息流的被动天线。

    各种杂乱无章的符号涌入他的意识:池水冒泡时发出的、类似古代巫祝咒语的咕噜声;风中传来的、仿佛来自不同时代冤魂的叹息碎片;甚至连守卫鬼卒身上铠甲鳞片摩擦的规律声响,都似乎构成了一种冰冷的、用于维持秩序的密码。

     那种“符号的过剩”与“阐释的焦虑”,此刻成了林曦的生存状态。

    他必须从这片混沌的符号海洋中,解码出关于小谢命运的真实信息,以及这座东岳府权力机器的运行法则。

     他开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一个被扔进中世纪修道院档案库的现代学者,试图从碎片中重建体系。

    首先,是“净魂莲池”这个名称本身。

    莲,在佛教和诸多东方文化中,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与超脱。

    魂,指代精神实体。

    净魂,意即洗涤灵魂的污秽。

    这命名本身,就蕴含着一套强大的“净化叙事”,将东岳府的行为正当化、神圣化。

     然而,现实的感官体验——恶臭、污浊、腐蚀性的池水——与这套叙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权力话语常见的策略:用美好的能指(“净魂莲池”),掩盖残酷的所指(实质上的折磨或销毁过程)。

     那么,东岳帝君的法旨,“涤荡前尘,观察其变”,其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是真正的净化,还是一种更精巧的毁灭?或者,是某种无法用简单善恶来定义的、幽冥世界特有的“处理流程”? 林曦回想起老鬼役每日泼洒的“饲料”。

    那粘稠的、充满杂质的液体,是否并非单纯的污物,而是一种成分复杂的“药液”?其恶臭,可能来自某种用于中和怨气的阴性药材(如腐骨草、冥河泥),其浑浊,可能意味着其中混合了用于稳定魂体的矿物质(如阴山石粉)?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