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幽魂博物馆

关灯
“归墟之空洗去了所有外在的污染和既定的因果,却提供了一个绝对空白的面板,让内在的、最本质的‘文化基因’和‘情感密码’得以自由重组和表达。

    这株青莲……便是其核心意象的凝聚,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以及……重生的希望。

    ” 林曦沉默着。

    他救回的不再是一个需要超度的怨灵,而是一个正在自我构建的、基于“小谢”原型的文化-情感复合体。

    这让他感到一种深刻的疏离感,仿佛自己亲手参与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却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他者”。

    他的拯救行动,无意中完成了一次对传统“聊斋”叙事的解构与重构。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林曦问道,声音有些干涩,“它似乎……不需要我们再做些什么了。

    ”光点自顾自地演绎着庭院的静谧,那株青莲的苞蕾似乎比刚才更饱满了一些。

     葛仙翁摇了摇头,目光投向山谷深处:“此地并非久留之所。

    归墟的扰动恐怕已引起各方注意。

    东岳府、崔判官的势力,甚至其他觊觎此等‘异数’的存在,都可能寻迹而来。

    这个‘博物馆’太脆弱,需要找到一个能庇护它、让它继续‘布展’的安全之所。

    ” “哪里才是安全之所?”林曦感到一阵无力。

    阴阳两界,似乎都已无他们的容身之处。

     葛仙翁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或许……只有一个地方了。

    一个游离于三界规则之外,却又与各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间地带’。

    ” “哪里?” “万象楼。

    ”葛仙翁吐出三个字,带着一种复杂的敬畏,“传说中由一位早已不知去向的‘收藏家’所建,专门收容诸天万界无法归类、不容于世的‘奇物’、‘异闻’和‘悖论’。

    那里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对‘存在’本身的好奇与记录。

    这个由归墟孕育的‘小谢博物馆’,或许正符合它的收藏标准。

    ” 万象楼?林曦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它听起来更像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如何找到它?” “找不到。

    ”葛仙翁的回答出人意料,“万象楼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

    它只对‘合适的展品’和‘有缘的访客’开放。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个‘博物馆’的气息足够独特,足够……吸引人。

    然后,等待。

    ” 又是等待。

    但这次的等待,与在东岳府的软禁不同,充满了主动的、创造性的不确定性。

    他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