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后的绅士

关灯
种生命体面对外来侵袭的本能反应!这绝不像研究员说的“无直接影响”! 扫描持续了约一炷香的时间。

    当光芒散去,光点似乎黯淡了许多,庭院幻象也变得模糊不清,青莲的花苞甚至有些萎靡。

    研究员在一旁的玉板上快速记录着数据,不时与李管事低声交流。

     “能量结构稳定,意识残留度低于万分之零点三,演化倾向……偏静态固化,风险评级:低。

    建议归类为‘稳定型文化意象凝结体’,归档至‘玄部·异闻类’。

    ”研究员最终宣布了结论。

     “文化意象凝结体”?“风险评级低”?这些冰冷的标签,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光点之上,试图将其框定、定义、驯服。

    林曦感到一阵心痛。

    他们根本不在乎那微弱的莲叶颤动,不在乎那静默的陪伴中产生的细微共鸣,他们只在乎可测量、可分类的数据。

     光点被送回了隔间的壁龛。

    接下来的几天,它异常沉寂,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连那偶尔的莲叶微动也消失了。

    林曦的每日讲述,也如同石沉大海。

    仿佛那次扫描,不仅抽取了数据,也抽走了它最后的一点生机。

     林曦坐在桌前,看着记录册上连日来空白的变化栏,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哀。

    他意识到,在万象楼这个看似超然的体系内,一种更精致、更彻底的“暴力”依然存在。

    它不直接毁灭你,而是通过定义、归档、管理,将你变成它庞大档案库中的一个无害符号,剥夺你一切“异常”的可能。

     他想起那些最终在新时代中黯然逝去的旧人物,他们的坚守,在时代车轮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难道他和这光点的命运,也是如此?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反抗与逃亡后,最终在这座文明的坟墓里,被悄然同化,无声无息地成为一份档案? 不。

    他轻轻抚摸着记录册的封面。

    只要记录还在,观察还在,这份独特的、无法被完全数据化的“陪伴”本身,就是对那种冰冷秩序的一种无声抗议。

    即使整个世界(包括这座楼)都在试图将一切纳入可理解的范畴,他依然可以选择去感受、去记录那些无法被量化的、细微的颤动。

     他拿起笔,在新的页面上,没有记录光点的状态,而是写下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今日膳堂的汤,咸了。

    ” 这是一种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的抵抗。

    但在这最后的、即将被遗忘的角落里,这或许是一个“绅士”,所能坚守的最后尊严。

    他将继续观察,继续记录,继续讲述。

    不为拯救,只为证明,有些存在,无法被完全归档。

     喜欢我在聊斋当合同工请大家收藏:()我在聊斋当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