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共工:那个撞不周山的暴躁老哥

关灯
译成人话就是“用水坝调节洪水”。

     -现代类比:就像用三峡大坝防洪,结果被下游农民投诉“淹了我家玉米地”。

     共工的悲剧在于:他的治水方案太超前。

    比如用“疏”代替“堵”(大禹后来才搞“疏导流”),结果被骂“破坏生态”。

     2.文艺青年:可能是《诗经》隐藏作者 《山海经》说共工“人面蛇身”,但仔细琢磨——蛇身可能是服饰或图腾。

    比如: -苗族传说:共工是他们的祖先,崇拜蛇图腾。

     -三星堆文物:青铜蛇造型频现,暗示古蜀人与共工文化的关联。

     更绝的是,共工的“怒触不周山”极像一场行为艺术:用身体对抗天命。

    这不比现代人砸键盘骂社会深刻多了? 3.恋爱脑嫌疑:为爱撞山的另一种解读 《淮南子》提到共工“妻子女娲”(一说为兄妹)。

    如果共工撞山是为了保护妻子—— -版本一:颛顼抢走女娲,共工复仇。

     -版本二:女娲为补天牺牲,共工殉情。

     这剧情,连琼瑶阿姨都要直呼内行:“你撞的不是山,是寂寞啊!” 四、共工的逆袭:从反派到文化符号 1.屈原为他喊冤 《楚辞·天问》里,屈原直接开喷:“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共工你发什么火?凭啥让大地倾斜?)——这是史上最早的“为共工翻案”行动。

     2.民间悄悄封神 -苗族:尊共工为“水神”,每年祭祀祈雨。

     -道教:把他塞进“水府三官”,分管江河湖海。

     -游戏圈:《山海镜花》《王者荣耀》全给他安排了帅气皮肤。

     3.现代启示录:共工精神的正确打开方式 -环保角度:他的治水理念虽粗暴,但核心是“人与自然博弈”。

     -职场角度:反抗权威、坚持己见——像极了被甲方逼疯的设计师。

     -情感角度:为爱痴狂?当代青年:“这题我会!” 五、尾声:那个撞山的男人,其实想说…… 下次看到“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别急着骂他暴躁。

    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 一个红发男人站在山顶,身后是干裂的田野和绝望的族人。

    他仰天怒吼:“凭什么他们能决定水的流向?!”然后—— 轰! 山倒了,天漏了,但他终于让所有人记住了:有些规则,撞碎了才看得见真相。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笑谈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