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康:被历史遗忘的"酒鬼"帝王
关灯
小
中
大
终于有一天,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看不下去了。
这位箭术高超的部落首领对太康的酒囊饭袋形象嗤之以鼻,决定给这位君主上一课。
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发生了——太康带着随从外出打猎数月不归,后羿趁机控制了夏都斟鄩(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太康回来时发现城门紧闭,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君主。
三、流亡政府的荒诞剧 太康失国后,并没有立即垮台。
他和他的五个弟弟带着一群追随者在洛水附近建立了流亡政府,史称太康失国,五子作歌。
这五首《五子之歌》被收录在《尚书》中,成为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内容无非是追忆祖父大禹的功德,反省自己的荒淫无度。
但仔细想想,这出流亡政府的戏码其实相当荒诞。
一边是太康在洛水边饮酒赋诗,假装还在当君主;一边是后羿在夏都斟鄩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讽刺的是,太康的五个弟弟写的诗歌虽然充满悔恨,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来夺回政权。
他们大概觉得,只要把失国的责任推给这个替罪羊,自己就能保持道德高地。
考古发现为这段历史提供了有趣的注脚。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结果显示,太康时期夏朝的宫殿建筑仍在使用,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败迹象。
酒器数量激增,而农具和兵器却明显减少。
这印证了《史记》中太康失国的记载——一个沉迷喝酒的君主,必然导致国家机器的锈蚀。
四、帝王的意外遗产 太康的故事在传统史观中自然是个反面教材。
他被视为的代表,他的失国被视为酒色误国的典型案例。
但换个角度看,这位帝王其实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少意外遗产。
首先是酒文化的传承。
太康虽然治国无方,但他对酒的热爱却意外推动了夏朝酿酒技术的发展。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良,证明夏朝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青铜铸造和酿酒技术。
可以说,没有太康的酒桌需求,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可能会滞后很多年。
其次是权力制衡的实践。
太康失国后,后羿虽然控制了夏都,却始终无法彻底取代夏朝的正统地
这位箭术高超的部落首领对太康的酒囊饭袋形象嗤之以鼻,决定给这位君主上一课。
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发生了——太康带着随从外出打猎数月不归,后羿趁机控制了夏都斟鄩(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太康回来时发现城门紧闭,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君主。
三、流亡政府的荒诞剧 太康失国后,并没有立即垮台。
他和他的五个弟弟带着一群追随者在洛水附近建立了流亡政府,史称太康失国,五子作歌。
这五首《五子之歌》被收录在《尚书》中,成为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内容无非是追忆祖父大禹的功德,反省自己的荒淫无度。
但仔细想想,这出流亡政府的戏码其实相当荒诞。
一边是太康在洛水边饮酒赋诗,假装还在当君主;一边是后羿在夏都斟鄩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讽刺的是,太康的五个弟弟写的诗歌虽然充满悔恨,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来夺回政权。
他们大概觉得,只要把失国的责任推给这个替罪羊,自己就能保持道德高地。
考古发现为这段历史提供了有趣的注脚。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结果显示,太康时期夏朝的宫殿建筑仍在使用,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败迹象。
酒器数量激增,而农具和兵器却明显减少。
这印证了《史记》中太康失国的记载——一个沉迷喝酒的君主,必然导致国家机器的锈蚀。
四、帝王的意外遗产 太康的故事在传统史观中自然是个反面教材。
他被视为的代表,他的失国被视为酒色误国的典型案例。
但换个角度看,这位帝王其实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少意外遗产。
首先是酒文化的传承。
太康虽然治国无方,但他对酒的热爱却意外推动了夏朝酿酒技术的发展。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良,证明夏朝已经掌握了相当先进的青铜铸造和酿酒技术。
可以说,没有太康的酒桌需求,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可能会滞后很多年。
其次是权力制衡的实践。
太康失国后,后羿虽然控制了夏都,却始终无法彻底取代夏朝的正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