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破台
关灯
小
中
大
我们“庆丰班”是个跑码头的水陆班子,唱的是梆子戏,吃的是开口饭。
班主姓胡,我们都叫他胡班主,是个在梨园行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戏比天大,规矩比戏大。
” 尤其是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禁忌,更是半点马虎不得。
诸多规矩里,最要紧的一条,便是“破台”。
但凡新戏台,或者许久未用的老戏台,开锣前必须“破台”。
这可不是简单的扫尘祭祀,而是一场极其隐秘、充满煞气的仪式。
通常在午夜子时进行,台上只留一盏油灯,班主带着几个胆大心稳、八字硬的老人,扮上“灵官”或者“煞神”,念咒驱邪,杀鸡淋血,还要舞一套特定的“破台煞锏”,意在清除戏台上可能盘踞的孤魂野鬼、不洁之物,免得唱戏时冲撞了,或是被“脏东西”混在戏文里上了台。
胡班主说过,他年轻时跟的班子,有次在个荒废的祠堂唱戏,班主贪省事,没严格走“破台”的流程,结果唱《目连救母》时,扮“五猖鬼”的武生突然中邪,力大无穷,见人就打,眼神全变了,嘴里发出的声音又尖又利,根本不是他自己的。
最后好不容易制住,人也废了,没几天就咽了气。
自那以后,胡班主对“破台”一事,看得比命还重。
这年秋天,我们班子接到一个活儿,是去一个叫“白石镇”的地方唱连台本戏,庆祝当地大户姜老爷的六十大寿。
那戏台是姜家新修的,就盖在镇外河边的空地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甚是气派。
只是位置有些偏僻,背后就是一片黑压压的老林子。
胡班主一到地方,绕着新戏台走了三圈,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私下跟我们几个老伙计说: “这台子……方位不对,煞气有点重。
背阴临水,还冲着那片老林子,是聚阴纳秽的格局。
今晚‘破台’,都打起精神,半点不能出错!” 当晚子时,万籁俱寂,只有河水哗哗流淌。
新戏台上,只点了一盏孤零零的油灯,火苗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映得台上人影幢幢,鬼气森森。
胡班主亲自扮上了“王灵官”,金脸红袍,额上贴符,手持金鞭。
我和另外两个八字硬的老师傅,扮作“煞神”,脸上涂得花花绿绿,手持钢叉。
台下,摆好了香案,供奉着戏神祖师,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被捆着脚放在一旁。
仪式开始。
胡班主口中念念有词,都是些晦涩难懂的咒语。
他步踏魁罡,手中金鞭挥舞,带起阵阵阴风。
我们三个“煞神”跟着他的节奏,舞动钢叉,发出低沉的呼喝。
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杀鸡淋血,以血辟邪。
胡班主抓起那只公鸡,捏开鸡嘴,正要下刀,突然,戏台后面那片老林子里,传来一声凄厉
班主姓胡,我们都叫他胡班主,是个在梨园行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戏比天大,规矩比戏大。
” 尤其是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禁忌,更是半点马虎不得。
诸多规矩里,最要紧的一条,便是“破台”。
但凡新戏台,或者许久未用的老戏台,开锣前必须“破台”。
这可不是简单的扫尘祭祀,而是一场极其隐秘、充满煞气的仪式。
通常在午夜子时进行,台上只留一盏油灯,班主带着几个胆大心稳、八字硬的老人,扮上“灵官”或者“煞神”,念咒驱邪,杀鸡淋血,还要舞一套特定的“破台煞锏”,意在清除戏台上可能盘踞的孤魂野鬼、不洁之物,免得唱戏时冲撞了,或是被“脏东西”混在戏文里上了台。
胡班主说过,他年轻时跟的班子,有次在个荒废的祠堂唱戏,班主贪省事,没严格走“破台”的流程,结果唱《目连救母》时,扮“五猖鬼”的武生突然中邪,力大无穷,见人就打,眼神全变了,嘴里发出的声音又尖又利,根本不是他自己的。
最后好不容易制住,人也废了,没几天就咽了气。
自那以后,胡班主对“破台”一事,看得比命还重。
这年秋天,我们班子接到一个活儿,是去一个叫“白石镇”的地方唱连台本戏,庆祝当地大户姜老爷的六十大寿。
那戏台是姜家新修的,就盖在镇外河边的空地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甚是气派。
只是位置有些偏僻,背后就是一片黑压压的老林子。
胡班主一到地方,绕着新戏台走了三圈,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私下跟我们几个老伙计说: “这台子……方位不对,煞气有点重。
背阴临水,还冲着那片老林子,是聚阴纳秽的格局。
今晚‘破台’,都打起精神,半点不能出错!” 当晚子时,万籁俱寂,只有河水哗哗流淌。
新戏台上,只点了一盏孤零零的油灯,火苗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映得台上人影幢幢,鬼气森森。
胡班主亲自扮上了“王灵官”,金脸红袍,额上贴符,手持金鞭。
我和另外两个八字硬的老师傅,扮作“煞神”,脸上涂得花花绿绿,手持钢叉。
台下,摆好了香案,供奉着戏神祖师,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被捆着脚放在一旁。
仪式开始。
胡班主口中念念有词,都是些晦涩难懂的咒语。
他步踏魁罡,手中金鞭挥舞,带起阵阵阴风。
我们三个“煞神”跟着他的节奏,舞动钢叉,发出低沉的呼喝。
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杀鸡淋血,以血辟邪。
胡班主抓起那只公鸡,捏开鸡嘴,正要下刀,突然,戏台后面那片老林子里,传来一声凄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