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海祭
关灯
小
中
大
我们临海镇,靠海吃海。
大海养育了我们,也吞噬了我们。
老辈的渔民嘴里,总念叨着各种“海忌”——女人不能上船,出海不说“翻”、“沉”,筷子不能插在饭上……但最要紧的一条,是关于“海祭”。
每年谷雨前后,第一次大潮汛出深海前,镇上必须举行海祭。
不是祭妈祖,是祭“那一位”。
没人说得清“那一位”究竟是什么,是海龙王?是某个淹死的海神?还是更古老、更不可名状的东西? 只知道,若不祭祀,出海必定遭殃。
祭祀由镇上最年长的海佬主持,在我记忆里,就是皱得像核桃皮、浑身散发着海腥味的七太公。
祭品极其讲究:三牲必须是黑毛猪、白羽羊、红冠鸡,而且都得是活的。
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对童男童女——不是真人,是用深海捞上来的阴沉木雕成的木偶,穿上特制的海藻衣,称为“海童子”。
七太公雕“海童子”的手艺是祖传的,据说那木偶的眉眼有讲究,不能太像人,也不能不像,要那种懵懂又带点灵性的样子。
雕刻完成,在祭海前夜,七太公会独自划船到镇外那个被称为“鬼角”的海湾,将“海童子”浸在海眼里(一个终年翻涌、深不见底的海水漩涡)泡上一夜,说是让“那一位”先过过目。
我爹是镇上最好的船老大,他对这套一直嗤之以鼻。
他读过几年书,相信天气预报和轮机马力,常说: “什么海祭不海祭,都是老古董自己吓自己!只要船够结实,天气看得准,还能怕了海里那点风浪?” 那年,新来的年轻镇长搞“移风易俗”,说要破除迷信,发展海洋经济。
他找到我爹,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取消那年的海祭,组织船队趁着好天气,抢先出深海捕第一网金枪鱼,卖个好价钱。
七太公听说后,拄着拐杖找到我爹和镇长,气得浑身发抖: “不能取消!这是祖祖辈辈用命换来的规矩!‘那一位’……会生气的!” “七太公,都什么年代了?” 镇长笑着扶住他, “我们要相信科学。
你看这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都是好天。
” 我爹也帮腔:“是啊,七叔,一次不祭,能出什么事?这次跑好了,够咱镇上大半年的开销!” 七太公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我爹,又看看镇长,最后颓然放下拐杖,喃喃道: “祸事……要来了……你们……会后悔的……” 他佝偻着背,一步步挪回他那间靠海的老屋,关上门,再没出来。
船队还是出发了。
五条大马力渔船,载着全镇的希望,浩浩荡荡驶向深海。
天气果然如预报一样,风和日丽,碧波万顷。
头两天,收获颇丰,网
大海养育了我们,也吞噬了我们。
老辈的渔民嘴里,总念叨着各种“海忌”——女人不能上船,出海不说“翻”、“沉”,筷子不能插在饭上……但最要紧的一条,是关于“海祭”。
每年谷雨前后,第一次大潮汛出深海前,镇上必须举行海祭。
不是祭妈祖,是祭“那一位”。
没人说得清“那一位”究竟是什么,是海龙王?是某个淹死的海神?还是更古老、更不可名状的东西? 只知道,若不祭祀,出海必定遭殃。
祭祀由镇上最年长的海佬主持,在我记忆里,就是皱得像核桃皮、浑身散发着海腥味的七太公。
祭品极其讲究:三牲必须是黑毛猪、白羽羊、红冠鸡,而且都得是活的。
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对童男童女——不是真人,是用深海捞上来的阴沉木雕成的木偶,穿上特制的海藻衣,称为“海童子”。
七太公雕“海童子”的手艺是祖传的,据说那木偶的眉眼有讲究,不能太像人,也不能不像,要那种懵懂又带点灵性的样子。
雕刻完成,在祭海前夜,七太公会独自划船到镇外那个被称为“鬼角”的海湾,将“海童子”浸在海眼里(一个终年翻涌、深不见底的海水漩涡)泡上一夜,说是让“那一位”先过过目。
我爹是镇上最好的船老大,他对这套一直嗤之以鼻。
他读过几年书,相信天气预报和轮机马力,常说: “什么海祭不海祭,都是老古董自己吓自己!只要船够结实,天气看得准,还能怕了海里那点风浪?” 那年,新来的年轻镇长搞“移风易俗”,说要破除迷信,发展海洋经济。
他找到我爹,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取消那年的海祭,组织船队趁着好天气,抢先出深海捕第一网金枪鱼,卖个好价钱。
七太公听说后,拄着拐杖找到我爹和镇长,气得浑身发抖: “不能取消!这是祖祖辈辈用命换来的规矩!‘那一位’……会生气的!” “七太公,都什么年代了?” 镇长笑着扶住他, “我们要相信科学。
你看这天气预报,未来一周都是好天。
” 我爹也帮腔:“是啊,七叔,一次不祭,能出什么事?这次跑好了,够咱镇上大半年的开销!” 七太公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我爹,又看看镇长,最后颓然放下拐杖,喃喃道: “祸事……要来了……你们……会后悔的……” 他佝偻着背,一步步挪回他那间靠海的老屋,关上门,再没出来。
船队还是出发了。
五条大马力渔船,载着全镇的希望,浩浩荡荡驶向深海。
天气果然如预报一样,风和日丽,碧波万顷。
头两天,收获颇丰,网